我市是抗日老区,1944年9月刚一进驻登封的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在皮定均司令员、徐子荣政委的带领下,先后发动了砍尾巴战斗、夜袭飞机场、偷袭黄城等五场战斗,如今,谈起这段历史,很少会有人知道,这些战斗中也曾有过颍阳镇杨岭村民兵队的热血参与。
近日,在颍阳镇杨岭村路边的田地里,由村民自发建设的杨岭村抗日纪念园揭碑落成。这个园中高耸着3通纪念碑,主碑上刻着皮部豫西抗日第一站杨家岭。
44年皮定均司令员率豫西抗日先遣支队插入嵩山组织抗日,来了以后事先就有当时的中心县委书记张思贤,提前接应。知道杨岭村背山邻水,鬼子都在颍阳住着呢,离鬼子据点又远,又有良好民兵基础,又易守难攻,甄得宽就直接带到杨岭,住到杨岭之后就开始打李洼砍尾巴战斗,因此杨岭就是皮部进驻嵩山的第一站。
杨武元是杨岭村的村民,今年68岁,自幼便从老一辈那里听说,豫西抗日先遣支队进驻杨岭之后,皮定均司令员就住在他曾祖父的家中。
如今的老屋已经在上个世纪被翻修一新,但留在杨武元老人记忆中,是年幼时长辈们不止一次对他讲的皮司令的故事。
与杨武元老人的父亲不同,村民杨建华的父亲杨三虎在1939年便与同村多名村民一起组建了民兵武装,1944年9月27日更是在地下党员甄德宽的指示下,袭击日军驻颍阳的便衣队,为第二天皮定均率领抗日先遣支队进驻颍阳打通了道路。
前进的道路是通了,但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在渡过黄河,经过洛阳时还是被日军发现,并进行了追击。部队刚进入豫西,立足未稳,拖上这样的尾巴十分不利。9月29日晚,刚刚进驻颍阳杨岭村的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就对尾随日伪军进行了伏击。
李洼“砍尾巴”战斗之后的短短十几天内,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先后在颍阳附近和日军进行过五次战斗。今年89岁的杨金刚老人就曾经在这几场战役上抬过伤员,如今70多年过去了,走起路来依然身体矍铄。
老人说的小冯沟位于杨岭村的村后,如今沟里已经没有了住户。土坡上,顺着老人指的方向,确实能看到一些土窑洞。
在当时,安置伤员和村民们躲避日寇的地方就是天窑,村里共有三孔。如今站在高处看起来这天窑并不难找,但在当时,为何几次经过的日军就没有发现呢!
经历了一年多的战斗,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与皮定均司令有过接触的杨岭村民兵,在队长杨三虎的带领下,共有12人正式参加了八路军,并随部队南下。随后在驻马店沙河店被伪军拦截,为掩护首长和大部队安全转移,在杨岭村民兵与日伪军展开游击战后,与大部队失去联系。而这也成了民兵队长杨三虎愧疚一生的事情。
父亲临终时的交代,杨建华和张素珍两人不敢忘记,两位老人退休后和同村的杨武元、杨昊任一起,从06年至今,一直搜集那段抗战史的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