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你了解吗?
1.治疗水平国际领先 康复水准亟待提高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崛起,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由于生活越来越富足,高盐、高油食物摄入量变大;全球化和城市化速度加快,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压力也随之增加;出行方式改变,体力活动逐渐减少。以上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引起中国人心血管问题泛滥的主要原因。《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5》中指出,2014年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仍居各种疾病死亡原因的首位,心脑血管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在农村为44.60%,在城市为42.51%。也就是说,我国每5例疾病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而据AHA发布的《心脏病与卒中统计数据(2016版)》显示,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心血管病风险明显下降的同时,中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却不降反升。事实上,尽管中国的心血管病的治疗水平可能已达国际先进之列,但预防和康复环节却至少落后国际顶尖水平20年。
2.国家政策给心脏康复事业带来强大助力
为此,政府给予康复产业空前的支持力度。《“十三五”健康中国建设规划》纲领性文件中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发,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目标,并全力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结合,更好地保障老有所医、老有所养。此外,还从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完善防治康养医疗服务体系等方面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
心脏康复目前部分进入国家医保范围,但根据中央此次医改的精神,不久的将来在大幅度降低药物、检验费用的同时提高康复的人工费用,支持医疗资源均衡分布,推动公立医院转型康复机构等。以上举措,也会大大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
阜外医院心脏康复中心挂牌成立 我国心脏康复工作有了国家队
只有专业的队伍,才能有专业的水平,才能值得患者信赖。基于我国心血管诊疗体系的迫切需求和政策的积极配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作为心血管疾病防治国家队,高瞻远瞩,公派优秀青年医师出国深造,学习发达国家心脏康复诊疗先进技术和经验,并与中国传统医学结合应用于心脏康复临床实践,成果显著。2016年4月28日,在胡盛寿院长等富于远见卓识的学者们的强力支持下,心脏康复中心正式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挂牌成立。这标志着心脏康复事业在国家级平台终于迈出了实际应用的一步。目前中心已经完备以心血管医生为核心的心肺康复师、中医师、心理医生、康复护师、营养师等跨学科、跨专业的团队组建,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完善了一系列的标准化临床流程。
在政策指引和专业医疗团队指导下, 群众对于心脏康复医疗的认知和观念也将得到转变。心脏康复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医疗、康复、护理产业及康复延伸下的医养结合产业即将全面迈入高速发展阶段。
3.心脏康复“中西结合”本土化及显著效益
心脏康复是通过综合的干预手段,如药物、运动、营养、教育、心理和生活方式改变等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以达到减轻症状、提高运动耐量和生存质量的目的,从而减少急性心血管事件和心血管相关死亡等。国外的研究和临床经验证实了全面综合的康复方案所带来的益处,这种康复理念也与中医几千年来“复健 ”“标本兼治”的思想一脉相承。
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内科、心脑血管科专家陈可冀院士谈到心脏康复运动部分时说,我国传统医学强调“动静结合”的思维,针对心脏康复对象的具体特点,采用不同强度的太极拳、不同体位的八段锦、不同程度的呼吸导引等个性化运动方案。这对于改善康复对象的心肺功能,提高锻炼安全性、改善机体功能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心脏康复带来的效益是显著的:对于患者个体而言,心脏康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医院而言,心脏康复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病房周转率,减少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让心血管疾病患者更快更好地重回日常生活和工作岗位,发挥自己的价值,能避免优秀劳动力的丧失与留滞,为社会创造更多的效益。
市医院心脏康复科顺应国家趋势积极开展,造福一方心脏患者!欢迎前来咨询!13783453678/1370371265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