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越来越大,农民大量外流,乡村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衰落。怎么办?中央城镇化 工作会议上,有一句颇富诗意的语句——“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它是在告诉我们,城镇化不是要消灭乡村,相反,美丽乡村是新型城镇化的有益补充。送表矿区马窑村就是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 正值冬季,马窑村却并没有显得萧瑟,干净的小路,整齐的篱笆,盛开的鲜花,脑海中,很自认地就浮现出了小时候乡村的景色。很难想象,这个拥有1500多口人的小山村,两年前,还是垃圾围村,田地里、道路旁、沟道边,杂草丛生、垃圾满地、污水横流……用“垃圾靠风吹、污水靠蒸发”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短短两年时间,从昔日的“垃圾围村”到如今的“美丽乡村”,华丽蜕变的秘诀到底是什么呢? 村民陈娥娇家里,地上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有序,院落不大,但却摆放了三个绿色垃圾桶。其中一个是灰土垃圾桶,一个是厨余垃圾桶,一个是其他类的垃圾桶。每天早上6点,陈娥娇就把分好类的垃圾放在门外,由环卫工统一收取。毛平琴是马窑村5名环卫工其中一个,村庄的变化,减轻了清扫的压力。现在,每天上午毛平琴总是把分好类的垃圾倒入村里的地埋式垃圾箱里,随后便会有专人把垃圾箱拉走。 钱亚飞是一名垃圾清运 车司机,送表矿区8个村的垃圾都是他负责清运的,五年间,他经历了垃圾从随意倾倒到规范处理的转变。在马窑村,村民栗怀还自己摸索建立了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农民想制造垃圾分类机器,很多人听说后,都觉得这是天方夜谭。 就是在各种反对的声音中,栗怀买来电机、传送带、铁皮等设备和一台电脑,一边网上查资料,一边画图记笔记,着魔一样蹲在自己废弃的小水泥厂里拼装、设计、安装。 经过上百次实验和改进,栗怀终于成功了,制成了一套自动分拣和无害化垃圾处理设备。送表矿区目前有8个行政村,再加上附近企业,每天大概产生生活垃圾50吨,但在栗怀的垃圾处理厂里,不到8个小时,就能全部处理完。这套设备让他不仅获得了12项发明专利,还得到了全国500强企业宇通集团公司的关注。 从垃圾分类、收集、处理,马窑村在垃圾围村中,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链条,也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的马窑村,十分注意保留村庄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沟、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村庄干净了,村民钱包怎样才能鼓起来呢?马窑村正在和苗木公司洽谈,利用村民房前屋后闲置土地,由公司提供树苗和技术指导,并保证苗木的销路。而村民只需要提供人工成本,就能获得一定的收入。 干净整洁的村庄让村两委深得民心,干群关系好了、人心齐了,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也高了,虽是冬季,在马窑村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记者:亚楠 亚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