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告成镇双庙村,一个14岁的女孩毛巧玉,让认识她的人都纷纷竖起大拇指,我们报道过很多家庭贫困,自强自立的孩子,但这个姑娘的故事还是让人非常感动和震撼。巧玉的家有两间常住的屋子,除了生活必备的家具以外,杂物很多,看起来一贫如洗。
巧玉妈妈患有轻微精神病,16年前流落在告成双庙村,巧玉的爷爷看着她可怜,就收留了她。让她也有个容身之所,如果有人来找,也方便。但是一直没有人来寻她,于是她就和巧玉的爸爸结成夫妻,过了两年,就有了巧玉。虽然妈妈不会用电做饭,只能干一些简单的家务活,还经常往外跑,让家人担心。但是巧玉觉得,她虽然看似什么都不懂,但是是有感情的。有一年母亲节,她给妈妈洗了头,洗完后,巧玉好像看到妈妈哭了。巧玉说,当时她就想,“不管怎么样,我都是她闺女,我要照顾她。”
巧玉的爸爸在2009年一个初冬的晚上,突发脑血栓去世了。爸爸是家里的经济支柱,顶梁柱一下子倒了,巧玉和爷爷都痛不欲生。成绩优异的巧玉一度不想上学了,这时候,是爷爷给了她力量。过了一年,经人介绍,同为告成镇人的张学仁来到了巧玉家,做起了巧玉的爸爸。张学仁50多岁,有腿疾,早年离了婚,现在在家附近的碳素厂上班。自从他来了这个家,就成为了这个家新的经济支柱,新的希望。难得的是,张学仁从没觉得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家是自己的负担。
这个家虽然贫穷,但是很温暖。张学仁说,闺女太懂事了。有时候把饭端到自己眼前,有时候闺女说地里的活太累了,让他少干点,她来干。
巧玉对妈妈有心疼,对爸爸有感激,而对爷爷,则有着深深的依赖。自从她上初中住校以后,一个星期只能回家一次,所以,每次回家,她都会时刻陪着爷爷,因为从小到大,她生命力最重要的人就是爷爷!爷孙俩的感情让人非常的感动。
自从巧玉上初中后,一周回家一次,每次回家,她都要和爷爷聊很久,有时候聊到晚上,连作业都忘了写。而爷爷也说,巧玉平时经常问他吃药了吗,量血压了吗,如果自己想下地干点活,孙女还不让。
巧玉说,虽然爷爷不识字,没什么文化,但是却给了她很大的力量。在爸爸去世时的安慰,在成绩下滑时的鼓励,平时的关心爱护……太多太多了。
巧玉的老师、同学都说,虽然巧玉家里条件不好,但是她成绩很好,成绩经常排在班级前五名。除了成绩好,老师说巧玉很懂得感恩,提起同学、亲戚,巧玉总是说三个字:“通好呢!”而且面对家里的情况,巧玉从来不介意同学知道,她的坦然让记者从心里佩服。而这些品质,都是爷爷教育出来的。
现在,面对年近90岁的爷爷,巧玉总是很担心。当记者问她,“你现在最大的心愿是什么"的时候,她的回答又是和爷爷有关。
从巧玉的这句话,“我希望爷爷还能多照顾我几年”里,我们发现,不管巧玉多么懂事儿,她还真的只是一个14的小女孩!当一个孩子需要家人照顾的时候,巧玉也在用孩子的方式照顾着家人。还好,这个家里又多了一个成员,新爸爸的到来,让这个家有了一些新的希望!
这个故事让我非常非常的感动,90岁的爷爷白发人送黑发人,绝望之中撑起了家庭的重心;14岁的巧玉懂事儿坚强,在爷爷的教导中自强自立;53岁的张学仁不离不弃,承担家庭的苦难,有时候,绝望之处有生机,是因为人贵在自强自立!
希望这个女孩能让所有看到这个故事的人感到正能量!永远乐观地面对自己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