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王可可 于 2015-10-16 11:54 编辑
10月15号早上,第7天的两名记者根据节目组安排,在街头调查《餐馆乱扔纸屑垃圾责任在谁? 》的采访,因为很早出门,两名记者顺便吃了个早饭,此时,滨河路与东关街逍遥镇胡辣汤老板得知两位是记者,就反映了一个问题:他和惠众跑腿公司签有合同,并约定:消费者打电话预定胡辣汤,惠众跑腿公司用现金券的方式回馈饭店。 例如:李女士打电话给跑腿公司订一碗胡辣汤5块钱,跑腿公司到胡辣汤店去买餐的时候不给现金,而是给店老板等额面值的卡片(积累够一定数量,店老板可以拿着这些卡片到惠众公司去兑换现金!惠众公司抽走20%的提成)。
而且老板去兑换一次之后,这个惠众跑腿公司就人去楼空了!值得注意的是:跑腿公司送餐的时候收的现金,他拿着走了。这样空手套的伎俩太厉害了!
老板将此事反映给记者之后,记者电话通知节目组,此事可以做一个采访提醒观众。
整件事情就是这么简单,而旁边可能有人听见了记者和老板的对话,竟然发出造谣微信,内容为:
我们敢公布这条造谣的微信,也敢于承担压力和责任,但真正的事实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曝光跑腿公司?他们没有问题,我们怎么可能曝光成功,电视记者向来用镜头画面和现场采访说明问题,没有扭曲事实的机会和能力,所以,敢问这位在旁边别有用心听人家对话的人,你到底是什么目的?记者提的是惠众跑腿公司,根本就没有提到微信当中的两个跑腿公司,这是什么意思呢?
那么事实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来看我们另一组记者对此事的调查采访:
采访店老板:“当时我们就坐在这里,说我和惠众,今年七月份合作,后来找不到了,让他们帮忙提醒同行。”
采访当事记者:“今天早上七点多,我和同事来这里调查餐巾纸,采访结束后,老板又和我们反映了一件事,说他和惠众跑腿的事,想让我们提醒同行。”
采访当事记者:“当时我给同事打电话,说做留言板,根本就没有说过曝光。”
我们希望看过这条新闻的大家,都能够转发给身边做生意的店老板,登封目前市场的跑腿公司有很多家,他们的盈利模式,是帮助消费买东西按价格收取服务费;然后到饭店再收取提成,本来就已经是两头吃的生意了,竟然还有跑腿公司想出这样空手套的生意经,抓住老板做生意求快的心理!
而据我们了解,目前登封市场上的大多跑腿公司属于无证经营,违法操作,更有甚至,他们自己私下在家里加工饭菜,因为没有单独的店面,无人监督食品安全和食品制作空间,所以,饭菜质量令人担忧!送餐服务人员的健康状况和身份信息都令人担忧,监管也处于空白状态! 店老板为什么敢不收跑腿公司送餐人员的餐费?而用餐券? 而我们又凭什么敢吃陌生人送的饭菜? 其实说白了,都是因为两个字,信任! 那为什么信任呢?这种盲目的信任,换来的是别人的欺骗,也由不得我们多长一个心眼了,坏人太多,我们普通人实在伤不起!
外卖食品安全 2014年10月16日 宁德晚报报道: 因食用外卖,宁德一公司数十名员工集体食物中毒入院,疾控中心鉴定为细菌性食物中毒。
2014年11月28日 新华网报道: 河北科技大学24名学生网上订餐食物中毒
2015年03月17日 中国新闻网报道 : 福建工程学院38名大学生吃烤肉外卖中毒
2015年6月10日 人民网报道: 宝鸡7名护士食物中毒,所吃外卖内藏蟑螂
“餐饮行业不同于一般工业品销售行业,开餐馆要有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要有健康证。”于学荣说,甚至是快餐配送,包括 车辆、保温设施、人员都有非常严格的资质要求,以免发生二次污染,目前全省具备餐饮配送资质的企业很少。 由于不少外卖没有生产单位名称、地址、联系电话、生产时间,有的外卖即使自称为品牌外卖,实际上却是“冒牌”货,一旦出现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消费者因没有索取发票等有效凭证,很难追溯到这些商家。
外卖食品质量无法保证 送外卖需申请许可证 10月1日,堪称“史上最严”的新食品安全法已经正式实施了。值得注意得是,新法案明确了包括外卖平台在内的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的监管责任,规定平台应对入驻的食品经营者实行实名登记,并根据法律规定审查入驻商户的许可证; 平台未尽审核等义务的会被处以最高20万元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甚至会被责令停业,吊销许可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