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需是什么(限定为首套刚需)?
假设一下,现在的你是一名穷屌丝(手里有十几万千万别嘚瑟),可能刚刚毕业,也可能是工作一段了,本来过的好好的你突然有一天发现了世间的真理: (看不上你——没有安全感)
(嫁给你之后住哪?难道一直租房?——还是没有安全感)
(孩子户口学校and其它一大堆怎么解决——依然是没有安全感)
中国人就这样,心里总得有个固定的归属。 要知道,第一次想买房子的想法出现大多数都不是主动的, 而是被动的,这也符合了刚需的定义——不买不行。 这个时候你先别急躁, 如果兜里没钱那你也只能想想, 多少你也得有点钱,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 有多少钱才能买房呢?
这是个开放性命题,因为每个人的条件不同,需求不同,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在这里我们设定第二个限制条件——房子要能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且不降低太多生活品质。
具体的方法是,问问你现在住的房子——可能是租的,也可能是和父母挤在一起,但一定是让你住的还比较习惯的——在市场上大概能卖多少钱,然后看看自己手里是否有这个数字的六分之一。
也就是说,如果你现在住的房子总价是80万,那么你有10-20万就可以动动心思了。
为什么这么算呢?
大家都知道如果只找个能住的房子还是比较简单的,我们主要是想住的还可以,生活品质不能差太多,不能之前住大楼房,楼下是超市,现在去住小平房连厕所都是公用的。
一个房子的总价由很多因素组成,其中比较重要的是面积、地段、配套、品质等等,还有一些综合因素例如交通、绿化、装修、物业等等。
那么去哪找呢?
买房跟买衣服其实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买衣服你可以直接淘宝一件,因为便宜;买房子就不行,不实际看到房子估计你也不会放心,而且只看一次还不行,得看了一遍又一遍才行,因为口袋里面就这点钱。
大家要明确,其实我们买房的过程就是一个筛选的过程,买房这事要想办成,本质上是由三方面内容取一个交集,这三方面分别是:
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房子么?
大家都认可买房是件大事,对穷屌丝来说更是这样,可能要搭上的不光是自己的全部积蓄,可能还有父辈甚至一家子的全部积蓄,那更是慎重慎重再慎重啦。但是事情的严重性和大多数的门外汉程度产生了严重的矛盾。
我们先来看看之前买过房的小盆友们都是怎么回顾买房这件事的:
(以上数据来自新浪乐居、搜狐焦点等的市场调查,采样率过万)
看了上面这个数据你怕不怕?大部分的人买完了房子都后悔了,大多数是因为房子买了不合适,而不是因为降价了(其实大部分房子是升值的)。 我们来模拟一下门外汉们是如何买房的:
傻眼了没?问题出在哪里呢?
大多数买房的人都会从各种渠道了解到一些信息,知道什么房子是好房子,比如“面宽要大”、“户型要方正”、“一定要明厨明卫”、“楼间距要大”、“楼层越高越好”等等。
这些话说得都没错,也都是错的,为什么呢?因为大家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知道这些属性为什么好,在什么情况下好,是不是必须的。 比如楼间距问题,如果你去问人,楼间距大好还是小好,所有人都会告诉你大好。你再问多大才好,100米?200米?还是50米?答案就五花八门了。所以说,具体问题得具体分析,老前辈们的总结没有大错,我们要做的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楼间距能影响什么呢?主要的有采光、隐私性两条。归根结底,我们要找的,是一套真正适合自己的房子。
这个房子真的适合我么?
房子的属性千千万,即使你知道了所有属性都代表着什么,你就能找到合适的房子了么?
答案是不能,因为没有一个百分百适合你的房子,所有的房子都有不同的优缺点,没有一个房子真正让你全部满意,即使是你自己定制化的房子。
那怎么办呢?
下面教大家一个最简单也最不简单的方法。
① 首先找到一张纸,用铅笔在上面写下所有影响你买房的因素,如下:
写多少都可以,只要你能想得到的,可以范围很大,也可以很细节。但是要记得,只能用铅笔!可以做第二步之前先拍照留底
② 从最不重要的开始,一个一个擦掉,擦到你不愿意接着擦为止,我们模拟一下,结果可能是这样的:
③ 继续擦,擦到只剩下3个条件为止: 这一步是最难的,因为剩下的条件你一个都不愿意放弃,但是不好意思,你必须继续,你得学会取舍和放弃。
首先首付这个不能擦,因为是硬性条件。 这需要长远的目光,刚需应该比较年轻,可能马上要孩子,孩子过两年就要上学,远的地方不行,必须有教育资源。
其次,就是两口子上班,离太远了太辛苦,年轻人考虑更多的可能是时间成本而非空间成本或者金融成本。研究表明每天上下班的路程时间超过3小时,即使这一天什么都不做,你也会觉得很疲劳。
空气重要么?貌似没孩子重要。 环境重要么?貌似没配套重要。 月供重要么?只要别超出我的承受能力,好像累点也能忍。
经过一系列心理斗争,你肯定会选到合适的房源,这个方法,说它简单,是因为随便哪个人都会;说它不简单,是因为让你放弃,你不愿意,你会有幻想…… 现在是真正的买房时机么? ——要不我先等等,等楼市崩盘了之后
你也可以说,现在没有既合适我又让我喜欢的房子,而且价格又都那么高,要不然我先等等,看看情况?也许以后就有合适又便宜又喜欢的呢?
大多数人遇到这种情况首先想到的不是妥协,而是退缩。这种想法对与错,牵扯到买房时机的问题,即使是最牛逼的专家也不敢拍着胸脯说什么时候买最合适(其实我也不敢)。
不过还是要说一下:刚需这个事,千万不要等。夜长梦多,迟则生变! 最后一件大事——别怂!
写到这里,就到了我们的最后一个部分了,前面的我们回忆一下:
1.了解房子,知道什么样的房子哪里好哪里不好
2.了解自己,要知道什么样的房子最适合自己,而不是一味追求看起来好的房子
那么,第三点是什么? 那就是:看好了就下手,千万别怂! 你没看错,最后一件大事就是勇气!买房是大事,要慎重,但是慎重不意味着退缩,而是要通过慎重分析、选择,然后下决心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