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招人才,上智慧登封招聘网

[i·宁德] 天籁之音,传世之宝

小猴子2 · 2017-6-7 14:00:11 · 3295224 次点击
[i·宁德] 天籁之音,传世之宝8622 作者:小猴子2 帖子ID:252222 [i·宁德] 天籁之音,传世之宝7012 作者:小猴子2 帖子ID:252222 畲民喜爱唱歌,无论是婚丧节庆,还是待客会友,都唱歌、对歌。其民歌起源于情歌,与春秋时期的“郑声”、汉晋时代的“乐府”、“子夜歌”和唐宋以来的“竹枝词”、“畲田调”一脉相承。畲歌的丰富多彩,充分显示畲民的智慧,其歌词古朴自然,又清新活泼,充满山林风味。今天[i·非遗]第十四期,小爱带你听畲歌,这一传世之音。 [i·宁德] 天籁之音,传世之宝368 作者:小猴子2 帖子ID:252222 “歌是山哈传家宝,山哈歌言唱万年”,畲家人以歌为言,传承根脉,吟唱生活,谱写人生。 [i·宁德] 天籁之音,传世之宝4224 作者:小猴子2 帖子ID:252222 畲族人民喜爱唱歌,不管是喜庆佳节还是平日生活里。唱歌都是畲族人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 [i·宁德] 天籁之音,传世之宝5584 作者:小猴子2 帖子ID:252222 山野劳作时,唱歌排遣寂寞。 畲族自称山哈,是山里的客人。在山里劳作时,通常畲族人都会唱歌排遣寂寞。如果单身的年轻人听出唱歌是年纪相仿的异性还会主动接口,歌词一般都是谈情说爱。遇到心仪的对象,还会自行创作歌词来诉衷情,甜言蜜语唱不停。是不是很浪漫? [i·宁德] 天籁之音,传世之宝7921 作者:小猴子2 帖子ID:252222 农闲时,男女对歌促佳偶。 农闲时,畲民也变得清闲起来。这时候一个山头的不同村子之间就会互相走动。如果遇到村子来了客人,那么作为主家的年轻男女就会活跃起来。天一黑,年轻的歌手们就会跑到主人家放鞭炮,表示欢迎。等到大家聚集在大厅时,可谓是一言不合就开唱:“日头落山岙里黄,太(看)见阿哥(妹)娘洞(郎洞)来,阿妹(哥)冒(无)纳(物)好招待,安晡(今晚)行来打大铺(对歌)"。村子的歌手率先唱起来,如果来的客人是个能唱的歌手,那么这场热闹的歌会就算正式开始了。但是若是来的客人不是歌手,主家人的歌手就会用歌骂的对方回去以后非得学起来不可。但是这样一来,对不出歌的村子也会被大家看做是无能的村子。 这歌手唱歌看起来简单,但是也是有标准的,主家找客人对歌,上场唱的必须是年龄相仿的异性,客人也必须是非本村出嫁者;主家如是三年丧服期内或造房竖柱时,不对歌,要对也要放别人家去对。来客对歌,主要是唱情歌,已婚者双方也不拘束,完全可假戏真演,双方都未婚则求之不得,往往唱来一个终身伴侣。 来客对歌,一般对一整夜,半夜时主家烧点心招待所有在场者,唱到天亮时,要唱十二生肖歌以送歌神,结尾是"唠歌唠到天大光,送你歌神出外乡,唱条歌儿安香火,一年四季保安康"。对歌结束时,村上主要几个对歌者要集点钱作为"手薪"送给客人。当然唱歌来了真感情,就不是送点"手薪"了。 [i·宁德] 天籁之音,传世之宝7638 作者:小猴子2 帖子ID:252222 喜婚嫁,助兴祝福也对歌。 畲族对歌的环节还出现在畲族大大小的节日里。畲族婚俗中,有三个热闹的场面。一是迎亲队伍到达女方家门时;二是借锅和杀鸡时;三是婚宴酒过三巡,赤娘、姐妹举杯敬酒时,新娘端上装有一对红烛灯、酒盏、银手镯的敬酒盘,由陪同新娘的姐妹按席位向客人唱《敬酒歌》。敬酒从首席第一位客人舅公开始,唱罢敬酒歌,送上一双鞋给舅公,舅公则将备好的红包放到盘内,并将酒一饮而尽,再一一敬其他客人。
[i·宁德] 天籁之音,传世之宝9931 作者:小猴子2 帖子ID:252222 除了生活中爱唱歌,遇上畲族的传统节日也少不了唱歌。闽东的歌会主要有农历四月"分龙节"在福安穆阳一带苏堤山的牛石岗歌会,六月初一在福安留洋白云山的歌会,七月初七在福安社口、营坑白云山的歌会,八月十五中秋节福安城关镇的歌会,九月初九霞浦城关马洋目莲山与溪南葛云山的歌会等。
[i·宁德] 天籁之音,传世之宝9309 作者:小猴子2 帖子ID:252222
在闽东,畲族民歌按照自然和曲调不同可划分为福安和蕉城调。罗源和连江调、福鼎调、霞浦调和古田调。畲族的民歌在每个地方的曲风都不同,说明畲族山歌的创作不受限制,无伴奏的山歌也是畲族人最喜爱的一种民歌方式,他们可以根据喜好自己创作词曲。 旧社会畲民没有受文化教育的机会,把学歌唱歌作为一种重要文化生活。所以20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民歌普及率较高,常以歌代言,沟通感情;以歌论事,扬善惩恶;以歌传知,斗睿斗智,形成一套上山劳动、接待来客、婚丧喜事的对歌习俗。对于畲民来说,唱山歌已经成为吃饭喝水一样自然,因而人人能唱人人能也不奇怪了。 [i·宁德] 天籁之音,传世之宝9137 作者:小猴子2 帖子ID:252222 畲族民歌是畲族文化的“活化石”。畲族歌曲的王牌就是小说歌,用歌词说故事。 从畲族古老歌《高皇歌》《盘古歌》中寻找到畲族的起源,古老的畲族人从“盘”“蓝”“雷”“钟”四大姓氏开始繁衍发展。从丽水畲族古老民歌《柄歌》中,我们知道早期畲族人如何生存和生活,男人和女人如何分工协作。从畲族婚嫁歌《劝酒歌》《借锅歌》中,我们看到畲族的嫁娶风俗。从畲族丧仪《引魂》《哭娘》歌词中,我们知道畲族人的丧葬习俗及其祖先崇拜。 从畲族诸多歌会中,我们知道畲族人的恋爱、交际和其他生活情况。畲族民歌有叙事歌、论古歌、婚嫁歌、劳动歌、伦理歌、仪式歌、祭祀歌、小说歌、儿歌等等类别,几乎涵盖了畲族人民的全部生活。 [i·宁德] 天籁之音,传世之宝7293 作者:小猴子2 帖子ID:252222 “双音”是畲族人擅长的二声部重唱的唱法,又称“双条落”。在音乐史中,常见的畲族民歌只有单声部,而畲族“双音”却是多声部民歌,在其它少数民族民歌中, 也是不多见类似畲族“双音”这样具有音乐复调性质的民歌。畲族“双音”唱法补充了中国音乐历史上的多样性。 [i·宁德] 天籁之音,传世之宝396 作者:小猴子2 帖子ID:252222 胡适说:“过去种种,上至思想学术之大,下至一个字,一支山歌之细,都是历史,都属于国学研究的范围。畲族爱唱歌已经是每个畲族人民深入骨髓的本能,宛如天籁的畲民之音,是畲族人的传世之宝。
宁小爱丨文字编纂
部分来自网络网络丨图片来源
[i·宁德] 天籁之音,传世之宝456 作者:小猴子2 帖子ID:252222
个人签名:
一天不看智慧登封,都不知道登封发生了什么。。。
快来抢沙发
0 条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