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家、设计师是这个团队的职业构成。在此行目的地登封窑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陶瓷烧造者与收藏家李景洲正在候着这批特殊的客人。三方要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与实战切磋。
探访窑址:一个坚守的人物
登封窑是登封境内窑址群的统称,其中上规模大窑就有30余处。创烧于唐初,盛烧于北宋,金元时期衰落。是中原地区民窑系最具代表性的窑口之一。
颜色釉、点彩、刻划花、剔刻技术、印花、堆贴、雕塑、镶嵌等装饰技术的极大丰富,是登封窑的显著特征,它也因而被北京故宫专家誉为唐宋时期陶瓷装饰的集大成者。题材丰富的泥塑是它的一个亮点,也是当天艺术家们重点体验的内容。 ![2015民艺复兴运动第一期:艺术家下乡,体验登封窑泥塑技艺867 作者:根本停不下 帖子ID:22173 2015民艺复兴运动第一期:艺术家下乡,体验登封窑泥塑技艺867 作者:根本停不下 帖子ID:22173]()
李景洲在登封窑址坚守已逾10年。从陶瓷收藏开始,进而复烧这片窑址的经典器物,进而创烧出水墨瓷等打上鲜明个性标签的创新产品。他在传承经典与创造当下之间的跨越与尝试,恰恰吻合了此次民艺复兴运动的主题。他所遇到的瓶颈,也正是此次民艺复兴运动试图解决的问题所在。
这片在旧有窑址上复建起来的院落,全面呈现了登封窑的烧造工艺及制作流程,到访的艺术家们细细浏览,现场交流,问题也是专业级别的:烧制温度多少?釉料成分是什么?优雅的经典器型,流畅的刻划花,笔笔分明的深剔刻,极具现代感的珍珠地装饰等,令艺术家们叹服。
现场体验:捧一把唐宋的泥,捏一个暖男“大白”
参观完毕,紧接着就现场开练。一处空地上已安置好一溜小木桌,几条青灰的泥巴是创作原材料。这可不是普通的泥巴,是烧造陶瓷的特别原料——高岭土。
访客们纷纷入座,操练起来。有人直懊悔没带雕刻工具来,马上遭到挤对:“古人有什么工具?今天是原生态创作,单凭一双手!” ![2015民艺复兴运动第一期:艺术家下乡,体验登封窑泥塑技艺7854 作者:根本停不下 帖子ID:22173 2015民艺复兴运动第一期:艺术家下乡,体验登封窑泥塑技艺7854 作者:根本停不下 帖子ID:22173]()
艺术家的手生来是要点石成金的不是吗?接下来,众人亲眼见证了这个过程。
北地艺术的雕塑家康强取了一团馒头大小的泥巴在手中揉捏几下,放在桌子上压几下,一条摇头摆尾的鱼?脚边随手拈根草棍,一条一条压出纹路,鱼尾、鱼鳍就出来了;再拍个薄片,粘在一头,捏出唇,点上两只眼睛,一条活生生的大鲶鱼就脱胎而出了!鱼脸的细腻肌理非常自然,记者好奇,咋整的?“石头上压的!”原来一扭身的功夫,在脚下的大石头上压一下就成了,牛啊!
黄河科技大学工艺美术系教授杨庆平是人物雕塑高手,但他对旁边一只睡觉的狗狗产生了创作兴趣,马上即兴创作了一只非常写实的“酣睡中的狗狗”,形体准确,神态生动,看客们惊呼连连。 ![2015民艺复兴运动第一期:艺术家下乡,体验登封窑泥塑技艺4740 作者:根本停不下 帖子ID:22173 2015民艺复兴运动第一期:艺术家下乡,体验登封窑泥塑技艺4740 作者:根本停不下 帖子ID:22173]()
杨庆平
独立雕塑家杨劲川的作品获封最萌美羊羊,略加夸张的卡通造型,线条优美,极具装饰感。 ![2015民艺复兴运动第一期:艺术家下乡,体验登封窑泥塑技艺4436 作者:根本停不下 帖子ID:22173 2015民艺复兴运动第一期:艺术家下乡,体验登封窑泥塑技艺4436 作者:根本停不下 帖子ID:22173]()
杨劲川
治愈系暖男大白是最近的热门“人物”,康强的泥塑版大白憨态可掬而又极具创作性——命名为“心的方向”,有浓浓的哲学意味。
![2015民艺复兴运动第一期:艺术家下乡,体验登封窑泥塑技艺7545 作者:根本停不下 帖子ID:22173 2015民艺复兴运动第一期:艺术家下乡,体验登封窑泥塑技艺7545 作者:根本停不下 帖子ID:22173]()
康强
发现民艺寻找“最中国”给养
参与活动的艺术家们为民艺复兴运动的创意点赞——非常有必要,非常有价值!
河南省美术馆雕塑家郭景涵表示,民间艺术的生命力延续必须有创新,仅靠模仿旧有的东西走不远。现代陶艺从事的人很多,但要做好却很难。艺术家与民间艺人的结合与互动,可以碰撞出有价值的东西,很期待! ![2015民艺复兴运动第一期:艺术家下乡,体验登封窑泥塑技艺8163 作者:根本停不下 帖子ID:22173 2015民艺复兴运动第一期:艺术家下乡,体验登封窑泥塑技艺8163 作者:根本停不下 帖子ID:22173]()
相对于艺术家,设计师是直面市场的角色,高级室内设计师、河南贝铭设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总设计师赵占英说,来参与这样一个活动,是一个非常直观的认知传统文化的机会,也很受启发。所谓传承传统文化,必须要把传统的东西吃透,消化,再用当下的价值观、审美表达出来,而不是生硬、简单地复制、保留。他表示,以设计师对商业形态的把握,对市场的敏感,深入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与艺术家,与民间艺人形成联动机制,把活动往深处做,才能真正抓取到价值核心,也才能帮助民间艺术走向市场。 ![2015民艺复兴运动第一期:艺术家下乡,体验登封窑泥塑技艺3077 作者:根本停不下 帖子ID:22173 2015民艺复兴运动第一期:艺术家下乡,体验登封窑泥塑技艺3077 作者:根本停不下 帖子ID:22173]()
文化评论人齐岸民表示,用运动来命名我们这个活动,也是希望它持续、长久,做得深入而切实。中国传统民间工艺有灿烂过往,有悠久传承,但要过渡到现代艺术,被当下的市场认同,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传承基础上有创新。而现实的情况是,传统工艺一创新,就坏事。事实上,已经走入瓶颈。我们知道日本的两次民艺运动,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大批艺术家下乡,唤醒国民的文化自信,引领整个传统工艺走出瓶颈,到上世纪80年代,成果就显现出来了——无论是艺术作品还是工业产品,完全国际化,并且走向欧洲市场、国际市场。一个更具意义的直接后果是,产生了各个领域的世界级大师。
◎编者按
上周五,由大河报大河收藏事业部、大河传媒商业艺术工作室联合发起和主办的“民艺复兴运动”悄悄启动了。本次活动为纯公益活动。我们开启这样一个民艺复兴运动,是要搭建一个跨越时空的桥梁,让今天的艺术家到传统工艺中寻找最中国的给养,让当下的民间艺人,承接当下的市场,为传统工艺找到突破口,找到现实发展路径。
艺术家们表示期待,前期的沟通、调研是不可忽略的部分,活动持续下去,碰撞就会发生,核心价值就会渐渐浮现。也希望借助这样的活动,接接地气,为艺术创作寻找素材,寻找灵感。
事实上,这将是一个调研性的活动,持续做下去,积累的资料留下来,就是非常有价值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