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登封六年多了。现在一家广告公司发信息报,是一名发报员,每日里抱着一撂一撂报纸挨着沿街门店里发报纸。
上个星期二也就是十一月二十二号登封飘起了漫天大雪,北风挟着雪花刮得人的脸上发疼,到了晚上雪小了,地上厚厚地一层雪,与城市的灯光相互辉映,整座城市一片银白。
第二天星期三,下过大雪的路面结满了冰,冷冷地冒着寒气,马路上骑电瓶车的人少了,走路的人多了,冰多路滑,人们小心翼翼地走着,我依旧抱着报纸穿梭于人群之中,沿着各店面发报纸。
虽然今天的天气还在零度,但是天气晴好,太阳一早就挂在天上。街面上的行人熙熙攘攘,路边的小摊也摆了出来,有卖烤红薯的,有卖烙馍的,还有卖煮玉米花生的,三轮车的车把上挂着冰糖葫芦,随风飘荡的炊烟看得人的心头暖暖地。这时我走到中岳大街人民医院的药店门前,街面空地上几辆三轮车一横排停放着,有卖水果的,有卖烙馍的,有一辆挂着一个牌子,卖浆面条的。
我停下了脚步,站在小摊前想着吃什么东西,早起送女儿上幼儿园,匆匆忙忙地还没吃早饭,跑了一条街,肚子有些饿了,这几个小摊看着没有别处的小摊那样热气腾腾地,只有两个卖烙馍的看上去稍为有些暖和,卖水果是冷冰冰地,卖浆面条是几个不锈钢保温桶装着,也是不冒热气,但是我心里想着,这么冷的天不可能卖冷面,肚了饿身上冷,两条腿没有力气,实在是不想再走了,那就吃浆面条吧!这么想着人已经站在小摊的前面了。
“来一碗浆面条,多少钱?” 我看着案板上几个大碗,西芹切成丁,花生炒熟了捣成粉末,煮熟的黄豆,一个碗里装着辣椒油。“一碗三块钱,吃辣不吃”,女档主笑着说了说:“吃辣的,不要太多辣椒”,我说;女档主从保温桶里剩了一碗面条,“每样都来一点吧?”女档主问道:我不是太理解她说的是什么,于是点了点头,只见女档主从各个碗是挖了一勺,最后浇上辣椒油,一碗面条就算调好了。
说句实在话,登封人做生意是很厚道的,记得六年前来登封的时候第一次吃烩面,初来乍到的我刚好碰上雨夹雪,我把在南方所穿的最厚的衣服都穿上也挡不住寒冷,下了车赶紧跑到一家面馆等人。进了人家的饭馆觉得不能在里面白白烤火,于是想着吃点什么,菜牌上写着烩面七块钱,我朝服务员说“来一碗烩面”,服务员拿着抹布一边擦桌子一边问道:“要大碗还是小碗?”我想我的饭量一直都比较大,而且七块钱能有多大一碗,就说:“来大碗”,服务员冲厨房的方向喊了一声:“一碗烩面大的”,然后就忙碌去了。不一会面条端上来了,我看着这一碗面条瞪大了眼睛,七块钱的面条满满的一大汤碗,里面有肉片,有海带丝,还有粉条,我实在没想到七块钱能买这么大一碗面条。眼前的浆面条也是满满的一碗,有芹菜黄豆花生粉末,再用辣椒油一拌,香!如果你喜欢吃醋的话还可能放老陈醋,酸酸辣辣地,开胃又暖和。
“老板,来一碗面条” 。我抬头一看,一个穿戴入时的女人坐在我身边,天气寒冷,吃饭的人却不少,三块钱一碗的浆面条,醋和辣椒随便放,美味可口,吃得胃里暖和,浑身冒热气,用登封话说,带劲!。卖浆面条的是夫妻两个,男人瘦削的脸木讷憨厚,女人比较活络,圆圆的脸蛋堆满了笑容,嘴很甜,话语之间给人一种柔柔软软的感觉很舒服,难怪经常见他们生意很红火。在登封这些年,每年的冬天都能看到街上的炊烟,都能体会到冬日温暖的气息,这座城市的冬天不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