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卫计委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相关精神,进一步规范静脉用药,保障患者医疗安全,登封市人民医院从2016年9月1日起,全面取消门诊静脉输液,仅保留注射治疗室和雾化吸入治疗室。
下面小编针对大家比较关心的一些问题进行相关解答。
一:为什么取消门诊输液?
国家卫生部早就对输液三令五申:“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输液并非最佳治疗方式,它很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局部刺激、溶血反应、水电解质紊乱、容量负荷等多种不良反应。《2014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统计显示,注射剂不良反应率高达60.9%,提示静脉注射安全风险较高。
二:过度输液有什么危害?
药物通过静脉注射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没有经过人体天然屏障的过滤,虽然发挥药效更快,但如果有不良反应,往往也更快,更严重,一旦发生危险,输液的“快速便捷”往往令人失去宝贵的抢救时间。输液的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没有经过胃肠,省略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环节,且常输液还会降低人体免疫力,风险远高于打针、吃药。
三:登封市人民医院的举动会不会太超前?
取消门诊输液在全国范围并不鲜见。比如,河南省人民医院自6月1日起已经取消成人普通门诊输液;其他省份,如江苏省要求从今年7月1日起,全省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浙江省卫计委今年1月22日也下发通知,要求逐步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三级医院率先全面停止。并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三个级别,使用抗生素品种数细分到各级医院和专科医院,对于各类别抗生素的品规数量,更有明确的要求。
有些血脂偏高、血压偏高的中老年人错把中药输液当保健疗养,每年都会定期去附近医院的门诊主动要求医生注射几天丹参注射剂,却不知这是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的重灾区,也是高发区。
正因静脉输液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却又是公认的最危险的给药方式,国内医院开始重视门诊输液所带来的问题。
登封市人民医院全面取消门诊静脉输液这一举措在维护患者健康、预防药品不良反应、避免抗生素滥用、保障用药安全等方面将产生深远而持久的积极影响。
来源:登封市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