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光是怎么回事?
没有散光的角膜有如光滑的球面,光线经角膜折射后能集中成一点。有散光的角膜,外形有如橄榄球的表面,各个方向的曲折力都不相同,因此光线经过此角膜折射后,聚焦在不同的地方,无法集中成清晰影像。近视眼是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散光眼是无论眼睛如何努力都看不清远处和近处的物体。
产生散光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角膜表面有不同程度的弯曲度,多属于先天因素,且散光度数较大。有些轻度散光(0.25D)属生理范围,一般不需矫正。后天性散光多由于角膜表面的疾病造成。另外晶状体的疾病,如老年性白内障,也可引起散光,但度数一般较小。散光的主要症状与其它屈光不正的症状相似,都有视力疲劳、眼酸痛、头痛等症状。症状的轻重与散光的程度成反比,较轻度的散光(1.00D)有可能造成明显的症状。因为较轻度的散光眼,往往企图通过调节来克服视物模糊的影像,但由于调节不能同时补偿两个不同子午线上的屈光异常,故不仅不能使物像变清晰,反而增加了导致视力疲劳的因素。因此散光眼在使用远视力时,如看电影等,同样会引起疲劳症状。所以对轻度散光,只要出现视力疲劳和视力减退,就应戴镜矫正。
散光还有一个特点,由于它是因角膜表面各子午线的曲折率不一致造成,所以不受眼轴长短的影响。它不象近视会不断加深,而是稳定在原有的水平不会有大的变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