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市民,其中有6位明确表示知道邻居的姓名和电话,其他4位虽然对邻居不了解,但见面时也都会打个招呼,而9成市民告诉记者,自己曾经帮助过邻居或得到过邻居的帮助,这个结果也是我们愿意看到的。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住进了高楼大厦,回家以后,防盗门一关,便隔绝了与外界的联系,有不少人在楼上住了几年,居然不知道对门是谁,叫什么名字。
家住市区七星街嵩岳小区的景阿姨和杨大叔两家住对门已经10几年了,刚开始两家也不熟,但时间长了,景阿姨越来越感受到搞好邻里关系的重要性。有一次,景阿姨的老伴误把农药水当成饮料给喝了,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她和儿子根本抬不动老伴,正在无助的时候,她想起了对门的杨大叔,杨大叔二话没说,赶紧帮忙把景阿姨的老伴送进了医院,因为送医院及时,景阿姨的老伴很快脱离了危险。从那以后,景阿姨十分感激邻居杨大叔,两家人也都成了朋友。
在记者的采访中,很多市民都说因为年龄有差距,相处时间短,工作忙,见面次数少等,成了一些邻里关系冷漠的主要原因,而在景阿姨和杨大叔看来,搞好邻居关系其实不难,只要主动跟邻居沟通就可以了。
记者还总结了一些处理邻里关系的方法。
1、邀请邻居到家里做客,或者一起出去活动。
如果赶上周末了,可与邀请邻居到自己家里来吃吃饭,或者一起出去散散步,买买菜。
2、不要忘了一些共同的兴趣爱好。
比如自己喜欢打羽毛球,如果邻居也喜欢的话,可以邀请他(她)和自己一起去玩;
3、有时候要学会包容和理解。
比如邻居有时候家里声音很大,这时候不要冲邻居发脾气,说不定是邻居心情不好,或者发生什么事情呢?
4、及时地伸出援助之手。
比如说,上楼时,邻居提东西太多,可以主动帮忙提一些,毕竟邻里之间像这样的小事太多了,别袖手旁观。
您对和邻居做朋友有什么想法和看法,都可以通过下方“回复”进行互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