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招人才,上智慧登封招聘网
溺水以后怎么急救?

溺水后的科学急救流程与关键措施

一、现场急救前的核心原则
- 立即呼救与报警:发现溺水者后,需第一时间大声呼救并拨打120,明确告知溺水地点、人数及现场情况,同时避免盲目下水施救,优先借助救生圈、长树枝等工具辅助救援。
- 快速评估状态:将溺水者救上岸后,立即判断其意识、呼吸及心跳。通过拍打双肩呼喊观察意识,观察胸部起伏判断呼吸,触摸颈动脉(成人)或股动脉(儿童)判断心跳。

二、分情况急救措施
(一)清醒且生命体征稳定者
- 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内淤泥、杂草等异物,避免堵塞气道。
- 保暖与体位管理:更换干燥衣物,采取侧卧位防止呕吐物窒息,等待专业医护人员转运。

(二)昏迷但有呼吸、心跳者
- 持续观察与防护:清理口鼻异物后,保持侧卧位,密切监测呼吸、脉搏变化,避免随意移动颈部以防脊髓损伤。
- 避免错误操作:禁止“倒挂控水”或拍背催吐,此类行为可能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引发窒息,且控水时间过长会延误关键抢救。

(三)呼吸心跳骤停者(核心急救步骤)
1. 开放气道(A)  
   - 清除口腔异物后,采用仰头举颌法打开气道,确保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垂直地面。  
   - 特殊流程:溺水导致的心跳骤停需优先通气,与常规心肺复苏(C-A-B)不同,应遵循A-B-C顺序(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

2. 人工呼吸(B)  
   - 口对口吹气时需捏紧鼻孔,每次吹气持续1秒,观察胸廓起伏,成人每次吹气量约500-600ml,儿童酌减。  
   - 若现场有条件,尽早给予高浓度吸氧或气管插管,促进肺泡扩张。

3. 胸外按压(C)  
   - 按压位置为双乳头连线中点,成人按压深度5-6cm,频率100-120次/分钟,按压与通气比例为30:2。  
   - 持续抢救:溺水者因低温可能延长耐受缺氧时间,心肺复苏需坚持至专业人员到达,不可轻易放弃。

三、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
- 误区1:盲目控水:影视剧“倒挂控水”无科学依据,多数溺水者吸入水量有限,且水不会长期阻塞气道,控水反而延误心肺复苏。  
- 误区2:忽视保暖:溺水后体温快速下降,即使意识恢复也需立即保暖,预防低体温综合征。  
- 误区3:停止过早:部分患者恢复呼吸心跳后可能再次骤停,需持续监测直至送医,途中避免剧烈颠簸。

四、后续医疗处理关键点
- 医院救治措施:到达医院后需进行心电监护、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必要时使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  
- 警惕“二次溺水”:即使急救成功,仍需留院观察24-48小时,防止迟发性肺水肿或脑损伤。

溺水急救的黄金时间仅4-6分钟,科学规范的现场处置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施救者需牢记“评估-通气-按压”核心流程,避免错误操作,同时加强日常预防意识,减少溺水事故发生。

个人签名:
成红宇…彩超医生
快来抢沙发
0 条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