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招人才,上智慧登封招聘网
我们对郑成功的印象 都是存在于影视作品中的
郑成功名叫郑森 福建人 对于我们河南太远了
可是 如果你是一个历史爱好者 喜欢真正的历史而不是小说的人 那就真的要看看真实的国姓爷事迹展了
他的事迹 不是一个简单的反抗者那么简单 更不是满清统治者宣扬的那一套说辞
康熙王朝电视剧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就是赞扬郑成功的一首歌  你可以从中品读那波澜壮阔的胸怀和当时咄咄逼人的形势 剖析为什么郑会那么做 会得到国人尤其是闽人的敬仰不去感受不了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纪念馆5952 作者:shiyi541 帖子ID:322184

歌词:
沿着江山起起伏伏温柔的曲线
放马爱的中原爱的北国和江南
面对冰刀血剑风雨多情的陪伴
珍惜苍天赐给我的金色的华年
做人一地肝胆 做人何惧艰险
豪情不变年复一年
做人有苦有甜 善恶分开两边
都为梦中的明天
看铁蹄铮铮 踏遍万里河山
我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
愿烟火人间 安得太平美满
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做人一地肝胆 做人何惧艰险
豪情不变年复一年
做人有苦有甜 善恶分开两边
都为梦中的明天
看铁蹄铮铮 踏遍万里河山
我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
愿烟火人间 安得太平美满
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不去感受不了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纪念馆3624 作者:shiyi541 帖子ID:322184
不去感受不了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纪念馆8178 作者:shiyi541 帖子ID:322184
不去感受不了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纪念馆3160 作者:shiyi541 帖子ID:322184
不去感受不了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纪念馆7307 作者:shiyi541 帖子ID:322184
不去感受不了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纪念馆6718 作者:shiyi541 帖子ID:322184
不去感受不了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纪念馆8050 作者:shiyi541 帖子ID:322184
不去感受不了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纪念馆5585 作者:shiyi541 帖子ID:322184
不去感受不了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纪念馆6848 作者:shiyi541 帖子ID:322184
不去感受不了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纪念馆683 作者:shiyi541 帖子ID:322184
不去感受不了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纪念馆4206 作者:shiyi541 帖子ID:322184
不去感受不了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纪念馆3348 作者:shiyi541 帖子ID:322184
不去感受不了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纪念馆9870 作者:shiyi541 帖子ID:322184
不去感受不了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纪念馆5575 作者:shiyi541 帖子ID:322184
不去感受不了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纪念馆5091 作者:shiyi541 帖子ID:322184
不去感受不了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纪念馆4566 作者:shiyi541 帖子ID:322184
不去感受不了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纪念馆9397 作者:shiyi541 帖子ID:322184
不去感受不了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纪念馆5673 作者:shiyi541 帖子ID:322184
不去感受不了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纪念馆6856 作者:shiyi541 帖子ID:322184
不去感受不了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纪念馆5997 作者:shiyi541 帖子ID:322184
个人签名:
hello
5 条回复  
shiyi541 楼主 小学四年级 2019-5-7 17:23:05
shiyi541 楼主 小学四年级 2019-5-7 17:54:47
1644年(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闯王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自缢于煤山,明朝灭亡;随后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进驻北京城。明朝遗臣遂于南京拥立福王朱由崧登基,翌年(1645年)改元“弘光”。
1645年(清顺治二年,弘光元年)五月十五日,清朝豫亲王多铎率军南下,破扬州,攻占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等人殉国,弘光帝被俘,遭到杀害,弘光政权灭亡。弘光政权覆灭后,当时郑芝龙手握重兵,成为隆武帝依靠的主要军事力量。郑芝龙、郑鸿逵兄弟于福州拥戴唐王朱聿键称帝,1645年(清顺治二年,弘光元年)七月改元“隆武”。不久,鲁王朱以海亦在绍兴称“监国”,改年为“鲁监国元年”。隆武、鲁监国两政权虽皆“矢志恢复”,却彼此矛盾、冲突不断,各行其是。隆武政权成立后,郑芝龙将郑成功引荐给隆武帝,隆武帝非常赞赏郑成功的才华,隆武帝将当朝最尊崇的朱姓赐给郑成功,并将原名森改为成功。从这时起,郑森的名字就成了朱成功。朝廷内外都称朱为国姓,普通百姓尊称他为国姓爷。
1646年(清顺治三年,隆武二年)起,郑成功即开始领军,多次奉命进出闽、赣与清军作战,颇受隆武帝器重。然而真正握有军政大权的郑芝龙,却无意全力抗清,甚至在清军南下福建的时候,命令仙霞关守将施福(又名施天福,施琅族叔)将**撤回福州(隆武政权所在地)。此举导致清军攻入闽北时几乎没有遭受抵抗。清朝大学士洪承畴为泉州南安人,郑芝龙同乡,在其承诺给予三省王爵的利诱下,郑芝龙不顾郑成功、郑鸿逵等人的反对,决意带着其他几位儿子北上向清朝投降。郑成功劝阻父亲不成,只好带着部分士兵出走金门。郑芝龙本以为降清之后不但得保家业,还能加官晋爵;不料清军征闽主帅博洛背约,不但将郑芝龙与诸子一同挟往燕京,更出兵攻打郑家的故乡闽南南安。郑成功之母田川氏不幸碰上此次劫难,于战乱中自杀身亡;郑成功得知母亲死后,更加坚定了抗清的决心。郑成功乃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
不去感受不了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纪念馆3393 作者:shiyi541 帖子ID:322184
shiyi541 楼主 小学四年级 2019-5-7 19:03:02
清军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的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极其罕见的暴行。与张献忠在成都地区的暴行不同,它与个人品质无关,也不是偶发现象,而是时间长达半个世纪、范围覆盖整个中国(西北到甘肃宁夏,东北到辽西辽东、东南到广州福建、西南到云南贵州)、连续几代人(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顺治一直到康熙)的有组织的大规模人类屠杀事件。

这是一个证据充分的历史事实。不过,如何看待这个事情,却有很大争议。尤其是清王朝统治了中国两百多年,并且缔造了巨大的帝国版图,后来又代表中国参与了抵抗西方殖民入侵的战争。清朝灭亡后,满族也继续留在中国境内生活,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有一种观点认为,为了维护民族团结和继承清王朝留下来的国家版图,对这段历史尽量就不要去提了,甚至故意掩饰清军暴行,将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归结为瘟疫、农民起义等;而另一种观点则截然相反,认为这就是一场异族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满清政权是伪政权,不能代表中国。

前者就不必细说,历史终究是历史,为了政治正确而故意掩盖甚至扭曲这么重要的一段历史显然是不对的。我们叙述历史,总会有所选择。因为历史事件实在太多、历史资料实在太丰富了,不可能全都讲。但选择也要有个底线,对于如此大规模的、证据确凿的人口屠杀视而不见是不行的。
shiyi541 楼主 小学四年级 2019-5-7 19:05:51
对于后一种观点,则需要详细辨析一下。

满人(女真)起家的地方是建州三卫。这三个卫是明成祖朱棣亲自下令设立的军事驻防机构,属于明王朝“皇帝-五军都护府-都指挥司-卫-所”五级军事系统。建州地区属于明朝版图,没有疑问。这跟金灭北宋、蒙古灭南宋都不一样——金和蒙古建立政权之前并不属于北宋或南宋版图。努尔哈赤的父亲和爷爷,都曾经担任建州卫的首领,也带着其部族士兵跟随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到处征战。努尔哈赤年轻时候还在李成梁的家里当过侍卫。相比一般的册封,这种从属关系要密切的多。因此,后金政权的建立,是典型的明王朝内部叛乱。所以努尔哈赤一宣布建国,明朝就要派兵去打他,这不是侵略,是平定叛乱。它跟万历年间的播州叛乱性质差不多:播州从唐朝开始就由杨姓吐司进行管理,居民以苗民为主,明朝在这里设立播州宣慰司,但历任指挥使都由杨姓土司世袭,跟建州三卫情况是一样的。播州之役也是平叛战争,不是侵略战争。

清灭明,是叛乱成功,不是外国入侵。

但仅从国家内部叛乱和平定叛乱的角度来分析明清换代肯定是不够的,它无法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规模的屠杀。我们必须换一个新的视角——文明的视角来看。

古代中华文明的主要特质是农耕文明,农耕核心区域是几大平原——关中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平原、辽河平原等。这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区域。围绕着中华文明核心区域的,包括蒙古高原、东北大小兴安岭一带、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等非农耕区域,生活着许多以游牧、渔猎为主的少数民族,这些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外围区域或第二圈层,同样属于中华文明的范围。再往外,就是朝鲜半岛、日本、中南半岛等地区,是中华文明的辐射区域或第三圈层,相对于中华核心文明独立性较强,但也深受中国文化影响,属于广义的中华文明范围。

曾经征服过中原地区的蒙古和女真民族,都生活在中华文明的第二圈层。他们对中原地区的征服,相对于汉民族而言,可以称之为异族入侵。但如若从人类文明的宏观视角来看,仍然是中华文明内部的战争,是中华文明内部相对落后野蛮的部族对核心区域文明部族的征服。满清与明王朝的关系,比蒙古和南宋的关系更加密切,这种内部征服的性质也就更明确。
shiyi541 楼主 小学四年级 2019-5-7 19:23:1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