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割线 箭头 动态
旧历新年越来越近,年的气氛也越来越浓。可是,就在这浓烈的弥散不开的传统喜庆氛围之中,又一个令人痛心的噩耗传来!
据中国新闻网1月24日消息,1月23日11时40分,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外科大夫郭庆源值完夜班后突然出现胸闷、心慌、气憋等症状,后做了心电图初步排除心梗,大夫建议住院。就在同事在帮助办理住院手续时,郭大夫突然出现抽搐症状后呼吸暂停,经四个小时抢救无效死亡。
郭大夫年仅43岁,2009年从武警医院转业到地方医院,事发当晚共接诊38人,原本8时30分下班,因交班等工作一直未能按时下班,妻子为同行,两个孩子中最小的仅五个月大。同事介绍,事发前一小时,他还接到郭大夫电话,让其关注一名病人复查注意事项。
点击查看原图
一夜未眠的值班抢救病人,早晨下夜班还没来得及回家就发生了猝死,怀揣初心,永远的离开了他深爱的急诊事业和眷恋的家人,年仅42岁。
点击查看原图
为有牺牲多壮志,蜡烛燃尽泪始干!郭庆源医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爱、大医精诚的精神。一夜的救死扶伤,一夜的忙忙碌碌,一夜的不眠不休,挽救了他人,却换走了自己年仅不惑的生命,带给我们无尽的哀思,万千的感慨。
众所周知,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劳累程度有目共睹,但却长期得不到社会和有关部门的正视和认可。我国去年医疗机构就诊人次接近80亿,患者数量与日俱增,医护人员数量供不应求。如果医护人员不加班加点,恐怕是很难撑起这庞大的诊疗量。再加上隔三差五的医闹、伤医,在巨大的工作、文书和精神压力下,有数据显示医生生病的机会比普通人要高出两倍以上。
由于现在有些医院人手不足,甚至出现了“黑+白+黑”或者“白+黑+白”的值班制度,连续值班24小时后再上一个正常的班。在这24小时中医生可以休息,但要做到随传随到,这种打乱生物钟的排班方式时间久了极易摧垮人的身心,容易罹患上心脏病,发生猝死。对此现象,卓正医疗的余金泉医生曾作打油诗调侃:“明月几时有?反正要值班;月上柳梢头,我要去值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值班;海日生残夜,憔悴在值班;去年元夜时,我好像值班;又是一年春,还是在值班。”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网友评论
那么,这种坑人的值班制度到底是怎么来的呢?据业内人士透露,该制度是美国最早使用的,但后来有研究表明这个制度容易发生医疗事故,就慢慢改掉了。而这种被美国弃用的制度我们为何沿用至今?这种杀鸡取卵式的值班制度透支的是医生的健康和精力,问题是,这种早被发达国家早已弃用的值班制度我们不知还要沿用多久?
三班倒工作制对医院医疗运行的确有很大的保证,所以全国公立医院均要求这种制度。从夜班倒早班的医务人员要连续工作16小时,而三班倒最大的弊端不是累而是乱,这种工作制会严重打乱人的作息习惯。由于医院急诊、住院部需要24小时有人员在岗,三班倒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医院的标配。
每一名医者每天都在生死边缘游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其风险之大,超过金融、警察行业。很多医生之所以“累并快乐着”,是因为他们不忘初心,把救死扶伤当成了一种人生最高使命,从而去用健康呵护健康,用生命守护生命。
每一名医者都是暗夜里的提灯者,每天都在帮助病人走出疾病的痛苦,而将自己置身于人生的低谷。
愿郭医生一路走好,长生安息!
分割线 箭头 动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