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天开始,国家文物局考察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高级工程师王喆带队,来我市考察世界文化遗产“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利用自查、保护管理、旅游开发等情况。并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状况评估指标”为依据,复核遗产地填报内容,对遗产地进行评估打分。
世界文化遗产“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包括太室阙和中岳庙、少室阙、启母阙、嵩岳寺塔、观星台、会善寺、嵩阳书院、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等8处11项历史建筑。建筑群历经汉、魏、唐、宋、元、明、清,绵延不绝,构成了一部中国中原地区上下2000年形象直观的建筑史,是中国时代跨度最长、建筑种类最多、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代建筑群。
嵩山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我市也是全国知名的“文物之乡”。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我市共确认不可移动文化遗存1497处,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处,各类文物珍品6700多件。近年来,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在上级各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我市加强机构及队伍建设,专门成立了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委员会。投入资金近4亿元加强文物周边环境整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要求推进文物修缮保护与利用工程。目前已实施少室阙保护房、中岳庙太尉宫、玉溪宫维修保护等11项工程,正在实施的有城隍庙及东西厢房维修保护工程、王城岗及阳城遗址保护设施工程、刘碑寺碑维修保护工程、永泰寺塔抢救性保护设施建设项目4个项目,“十三五”期间,我市还计划重点抓好35项,总投资约9.3亿元的文物保护及展示利用项目。
少林寺
观星台
汉三阙
嵩阳书院
嵩岳寺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