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嵩山少室山东麓,有一个待仙沟。待仙沟两边山势陡峭,群峰林立,西南可达莲花寺。入沟不远有一座安阳宫,是著名的道教圣地,一年四季,尤其每月初一、十五,前来烧香的人络绎不绝。现在的待仙沟口,又是大型实景剧《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的演出地。
待仙沟原来不叫待仙沟,叫带线沟。这里有一段神奇的故事传说。
在很早以前,少室山下有一个竹林寺紧挨待仙沟。寺里住着许多老和尚和小和尚。和尚们除了化缘,还得自己养牛耕田,方能维持生计。
按照寺院分工,老和尚吩咐小和尚上山割草喂牛。可是小和尚每日只割一小捆,牛吃不饱。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你明天多割些青草,让牛吃个饱。”小和尚却说:“我去上山割草,总有一个和我一样大的小孩,非让我给他摔跤玩耍,不让我多割草。看我割够一捆后,他就不见了。”这时老和尚问:“这个孩子叫什么名字?”小和尚说:“不知道。”
小和尚的话引起了老和尚的疑心。他猜想这个小孩的来历一定非同一般,他要探个水落石出。
这一天,小和尚照样上山割草,老和尚拿出一个线蛋交给他。线蛋的一头纫了一根缝衣针。他吩咐小和尚:趁小孩不被察觉,把针扎在小孩衣服上。小和尚照办了。
第二天,老和尚顺山沟来到山上,很快发现了线蛋。他顺着线绳找去,却发现线绳的另一端别在一棵何首乌的叶子上。此时老和尚方知小孩乃何首乌成精作祟。
从此,这条沟成了“带线沟”,后来演变成了“待仙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