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在夏天喜欢冲冷水澡,特别是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更是喜欢冲冷水澡,但这其实是养生大忌
三伏天因为洗澡而心梗甚至死亡的,全国已经有很多起了。为什么说夏天冷水澡冲不得呢?夏季洗澡还有那些需要注意的?
1
洗冷水澡致病、致死的案例
据《钱江晚报》报道,2015年8月1日,嘉兴人老刘下班回家之后一身汗,冲了个冷水澡,不料短短时间内从大面积心肌梗死、冠状动脉被堵牢,到心源性休克,最后心脏停跳,抢救时装支架、心肺复苏都没能挽回老刘的性命。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武汉42岁的张先生中午买菜回家后冲了个凉水澡,谁知一觉醒来,张先生腰疼得无法下床了。只因洗冷水澡,受凉刺激了神经,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
据《江淮晨报》报道,前几天,41岁的赵先生因为不堪高温,在出了一身大汗后,下班回到家拿了一盆凉水浇到身上,之后开始胸闷,到医院才发现已发生心肌梗死,医生通过介入手术放入支架,开通了完全堵塞的心脏前降支血管,抢救回了生命。
2
夏天冷水澡冲不得
01 湿邪入体
原本在夏天湿邪就非常容易侵入身体,冲冷水澡相当于助长湿邪之气,成寒气对于身体的伤害。
02 引发心梗
天气炎热,人体为散热会使血液集于体表,因此心脏大脑血液供应减少,会加重缺血缺氧反应;人体大量排汗,体内水分流失多,血液黏度上升;再加上夏日空调使用,冷热交替,所以导致体内血管舒张收缩障碍,血压不稳定。极易诱发血栓、心梗、冠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
7天健康小编想说,在这种情况下,突然的冷刺激,不仅会造成人体外周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有时甚至会导致:冠状动脉的严重痉挛,斑块破裂,血栓形成,造成急性心肌梗死,危及生命。高温天气中,不要让身体处于,忽冷忽热的强烈气温变化之下。
夏季高温时,千万记得不要往身上乱浇冷水。除了冲凉之外,在夏天短时间、大量地喝冷饮也会导致血管收缩,严重的也有可能心肌梗死。
03 夏天澡怎么洗
总的来说,夏天最好洗温水澡,适度刺激皮肤血管扩张,洗完澡后,会比洗冷水澡感觉更凉快。
但也不是一棍子打死,如果喜欢洗冷水澡也可以,需要注意技巧,适当洗冷水澡,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抗病能力,但最重要的原则是:避免骤冷刺激。
在满身大汗的情况下,先要让身上的汗收一下,或用毛巾擦干汗,再去洗澡或吹冷风,否则容易因剧烈温度变化而导致意外。
洗冷水澡的时候,先用毛巾蘸上冷水,慢慢打湿身体,等到皮肤适应了之后,再全身冲凉。循序渐进地来洗,才能避免悲剧。
3
5类人不宜洗冷水澡
下面这四类人群注意了,冷水澡再舒服,都不建议洗,对身体弊大于利。
01 心血管疾病患者
冷水的刺激让皮肤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大量增加;同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这都给循环系统带来了额外的压力。这时最易出现心脑血管系统的危险事件,所以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要警惕。
02 女性洗冷水澡要格外小心
女性由于身体素质的原因,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相对更差一些,更容易被病菌趁虚而入造成感染。水温过低时的刺激,也更容易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从而干扰内分泌的正常调节。特别是在月经期,孕期,哺乳期等特殊生理期,更容易引发月经不调、闭经、腹痛、阴道炎、盆腔炎等一系列毛病。
03 剧烈运动、酒后等
即使有些人平时身体很不错,在一些特殊的情景下,突然洗冷水澡也可能对身体有害。比如剧烈运动之后,加班熬夜或感冒之后,饱腹或者酒后,性生活之后等等。这些情况都要尽量避免。
04 关节疼痛者
腰椎有问题的患者,坐骨神经痛、关节炎病人,夏天也应避免冲凉水澡。否则受凉后局部血管收缩,肌肉痉挛,椎间盘内压力增加,刺激神经,会导致颈肩腰腿痛急性发作。
05 对冷过敏的人
如寒冷性荨麻疹、皮肤瘙痒症患者,在疾病发作期间不要洗冷水澡。不发作时想锻炼皮肤,可行逐步降温法,即最初洗热水澡,渐改为温水澡,再步步降低水温,直到水温已相当低但又不发病为止。
4
这5件事也别做
酷暑时节,其实病气特别容易入侵人体,一个不注意,落下一身病根,除了冷水澡,还有5不做,件件伤身。
01 空腹饮茶:刺激肠胃
夏季有的人喜欢喝大口喝绿茶解渴。虽然绿茶是没有经过发酵的茶,较多地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其中茶多酚、咖啡碱能保留鲜叶的85%以上,但是,也正是这些天然成分,如果在空腹状态下饮用,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空腹时,茶叶中的部分活性物质,会与胃中的蛋白结合,对胃形成刺激,容易伤胃。还会使消化液被冲淡,影响消化。同时,空腹时,茶里的一些物质容易被过量吸收,比如咖啡碱和氟。咖啡碱会使部分人群出现心慌、头昏、手脚无力、心神恍惚等症状,医学上称之为“茶醉”现象。
02 睡觉贪凉:易得阴暑症
纳凉时不要在房檐下、过道里,应远门窗的缝隙,以防贼风侵犯而得阴暑症。锻炼最好在清晨或傍晚,不宜做过分剧烈运动,汗泄太多,不仅伤阴,也伤损阳气。
如果嫌天热睡不着,早上起床后可以开窗通风,房间门打开互相通风,以保持各房间温差平衡,天气炎热时,开空调睡,环境凉爽自然利于入睡。
03 生冷食物:器官受不了
冷饮是解暑的必备神器,不过要是长期冷饮不离嘴,胃肠就受不了了。一代名医、肾病专家邹云翔教授,他去世前立下家规:后代什么都可以吃,但不允许吃冷饮。
大量的冷饮进入胃肠道后,会干扰肠胃正常蠕动,导致消化功能失调,造成功能性消化不良,影响胃肠血液供应,削弱胃肠黏膜屏障的自我修复能力,严重还会诱发腹痛、肠易激综合征等不适。患有冠心病和高血压的患者更不宜喝冷饮,因大量冷饮会导致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冠状动脉收缩会诱发心绞痛。
夏天解渴最好还是选择温水或凉白开。如果真想尝尝冷饮,每次不要超过150ml,(约普通矿泉水瓶的三分之一),每次吃雪糕、冰棒不超过一根为宜。
04 大量出汗:脱水肌肉酸
运动过程中,体温升高,排汗量增加,如果不及时补水很容易造成运动脱水。不仅会引起肌肉疲劳,还会导致协调性下降,影响正常运动。
出汗要适度,如果汗出得太多,人体阳气随之流散,阳气不足则会内寒伏于体内,一到秋天引动寒湿,易发生腹泻、腹痛等不适。所以要适当运动,晨跑与游泳都是不错的选择,每次只要锻炼到微微出汗就可以了。
05 只吃清淡素食:营养不良
夏季因为高温,人们喜欢吃清淡的食物,认为这样解暑,防上火。但是在夏季因为热量消耗大,更应该让营养补充全面。中暑患者应以清淡饮食为主,但可适当佐以鱼、肉、蛋、奶等,以保证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
万万没想到,洗个澡还要命了。夏天洗澡可千万注意,转发扩散,也许您的一个善举,在无形之中挽救了一个家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