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佛祖》
(一)月初归来……
圆融曰:近日他乡传经授道,遇富家之恶犬,无心听诵,朝弟子狂吠不止,兼施尿于法事,众生虽烦却无奈何,弟子遭辱亦无良策,且不理之,当否?
佛笑而答曰:传经授道普度众生乃我佛慈悲,犬者,皆欺生成性,汝外乡传道,然此物无心向佛,故汝之传诵,皆被视为扰本土之清净,受犬吠之扰乃在情理之中。且忍之让之,近之利之,意在度之,求百姓听诵无碍。另,犬即是犬,且不可轻易冠以恶犬。
(二)一旬过后……
圆融曰:尊师嘱行事,化缘与之同食,果秩序井然,百姓无碍,受益良多。然弟子守关三日,未曾化缘,彼犬索食未果,咬伤吾手,我当如何?
佛不动声色:忍之让之,加倍俸之,不可械斗,胜则与犬一般见识,负则乃技不如犬,所谓犬咬人一口,而人不可咬犬一口,皆缘于此。
(三)三问佛祖……
圆融曰:尊师嘱行事,然彼犬对特俸早有厌倦,欲求更多,非但每日狂吠不止,此间嗜咬弟子,几欲成习,吾当何如?
佛应声答曰:忍之让之,畏之远之,听之任之,不过三旬,你且看之,吾佛不度之,自有魔度之。
(四)终得诛之……
皇恩浩荡,微服私访,彼犬仗主人之威,又见外乡人,狂吠,遂被乱杖碎骨,任秃鹫叼啄,蚍蜉贪噬,尸骨无存。
(五)禅意如此……
至此,圆融无碍,妙尽圆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