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次叫停 张玉的雄心接连受挫。按照他的计划,今年年底完成三座大殿建设,2017年三座大殿、一个山门全部完工,现在才建设完一个大殿的框架,“现在不知道什么完工了。” 这缘于去年春节前,一封来自国家文物局的督查通知。该通知叫停了天中寺项目。登封市文物局副局长宫嵩涛说,这一通知写明了天中寺建设叫停的两个理由:位于启母阙东侧、位于缓冲区内。 启母阙是“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一部分,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天中寺在启母阙东侧450米处。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我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批复》,启母阙的保护范围包括“自保护房东壁向东300米”,建设控制地带包括自保护区边线向东外扩150米。两者相加刚好为450米。 宫嵩涛说,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在世界文化遗产里面成为核心区,天中寺处在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边缘,以及缓冲区内。 当时登封市政府做出两项决定:天中寺不能再施工,另为解决天中寺停工问题,由宫嵩涛具体负责《“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总体保护管理规划》的报批工作。这是第二版,也是修编版。第一版早在2010年申遗成功后即已做好,报国家文物局审批时,被提出一些修改意见。修改、补充和完善,加上因去年涉及登封市修编《世界历史旅游文化名城概规》、调整城市总规,被耽搁了一些时间,修编版一直未能上交。 天中寺在4月上旬还继续施工。张玉说,他要在大殿上铺上瓦,以免雨水淋坏大殿的红木。这一举动很快被国家文物局监控到,再次将其叫停。宫嵩涛也差不多在这个时间报批了《“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总体保护管理规划》。 天中寺被叫停在2011年报批时即埋下伏笔。在回复河南省文物局《关于上报登封市天中寺选址及规划设计方案的请示》的函件中,国家文物局表示,拟建项目选址应十分慎重,不得对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突出普遍价值、真实性和完整性产生负面影响;同时抓紧完成“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边界调整和保护规划修编等工作,尽快按程序履行审批手续。 对天中寺选址万岁峰下,国家文物局在回函中也提出疑问:应加强基础研究,为拟建项目选址提供确凿的考古、历史依据。 吕宏军还是“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文本起草人,他偶然提及的一个细节是,在这一文本中,将世界文化遗产的影响区范围定为:以其为中心,半径1千米范围内。当然根据具体情况,影响区不是一个很规整的圆圈。但他也认为,这一文本不是法律法规,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对遗产旁新建建筑不能形成制约,能形成制约的是正在报批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总体保护管理规划》,一旦获批,将根据其中内容,对天中寺是否违规做出裁决。 宫嵩涛认为天中寺属于“未批先建”,因第一版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总体保护管理规划》中即有核心区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规定。缓冲区可以进行建设,但需要报国家文物局批准,再根据具体规划做评估,而天中寺目前尚未获得批文。 在这之前,天中寺的复建也并非顺利。王振北说,2012年8月上旬,天中寺因建设违法被停工,可能是未获得河南省林业部门的认可。张玉也表示这一年曾停工,即因为林业部门因素,但不记得具体时间。 到2013年4月9日,天中寺才获得河南省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虽然《2011年7月的登封市人民政府市长办公会议纪要》规定,天中寺各项手续完善后方能开工建设,但诸如登封市宗教事务局、河南省住建厅的批复在2012年、2013年才下发。 张玉说,自己并不需要去跑手续,而是等着相关部门送过来。一位曾担任登封市发改委领导的官员透露,在天中寺手续的办理“肯定是高度重视,尽快提供服务。” 登封市官员李铭(化名)透露,天中寺是登封市的重点工程,纵然有些部门对办手续有疑问,但也需要听市政府的,“前面同意,现在被叫停,说明前期的执法力度不够。为啥干到这个地步,说明有政府作为后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