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关键词,除了“热”,就是“暴热”,于是现代人热中取静、躁中求安有三宝:冷饮、凉茶和空调。 这些如今流行的消暑行为,却是名医、专家们不愿意在夏天做的事,他们认为这是在“惹病上身”。 那么,夏季到底该如何养生?“热”着过还是“冷”着过?也许从下面这些国医大师、名医专家的养生方法中,可以受益匪浅,然后归纳总结一套属于我们现代人的夏季健康消暑之道。 不要长期吃冷饮,开空调要“短暂” “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长夏防湿”指明了夏季养生的基本原则。中医讲“春夏养阳”就是这个道理,强调的就是顺应自然界的温度变化,保证机体能按照四季的不同变化健康运转。 如果夏天不能利用好、保护好阳气,不仅夏季过不好,还会把一些疾病带到秋冬季,所以夏季不但要防暑、湿、热,还要防“寒”。 因此对于现代的消暑方式,专家表示不要“排斥热”,并给出了建议: 吃冷饮要适度,过多食用不仅会影响人的正常水液代谢功能,还会影响人的消化功能和整体机能,造成腹泻、头痛、消化不良等疾病的发生; 对于凉茶,一要了解自己的体质,二要看凉茶的成分,有些凉茶中含有栀子、黄柏等寒凉药物,寒凉体质的人群就不宜长期饮用; 电扇、空调只能作为短时性的调节工具,长期生活在空调环境中,容易出现感冒、过敏、风湿病、胃肠功能减弱等多种问题。室内正常温度为23℃-28℃,正常湿度30%-60%,空调房间与室外温差5℃-10℃为宜。 别太早锻炼,早晨是“魔鬼时间” 夏天到,很多人天刚蒙蒙亮就去公园跑步或爬山,但这样做隐含很多危险。 早晨空气里氧含量较少,特别是在树林里,因为植物在夜里是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寒冷会刺激身体,诱发血管痉挛,使突发事件增多。 另外,清晨血粘度高,血压容易升高,早晨还是中风、梗塞等疾病的“魔鬼时间”。 因此下午 4~5 点是一天中最适合锻炼的时间段,而上班族最好在晚饭后 2~3 个小时锻炼。 还要注意,锻炼要循序渐进,一次大量的剧烈运动,不能替代其他几天运动所带来的健身结果。习惯静坐生活的人,突然做出大力气的体力活动时,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性最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