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骨转移可导致骨结构破坏,主要表现为进行性骨痛、骨关节功能障碍、脊髓压迫、病理性骨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利用放射治疗控制骨转移灶并减轻症状,缓解疼痛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恶性肿瘤骨转移放射治疗的原理
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放射治疗包括外照射、核素内照射等。外照射缓解疼痛的作用原理可能是干扰疼痛信号的传递,抑制缓激肽、前列腺素等疼痛介质的分泌。射线还可直接杀灭肿瘤细胞,控制肿瘤生长,使病灶缩小,减轻骨膜和骨髓腔的压力,缓解疼痛。同时射线还能使胶原蛋白合成增加,血管纤维基质产生,成骨细胞活性增加而新骨形成,有利于维持骨结构。
核素内照射是通过静脉注射、口服或组织间置入的方法将放射性核素引入体内,使骨转移部位出现高度选择性的放射性核素浓聚,利用核素不断发射射线对转移灶进行照射,杀死肿瘤细胞,使骨转移病灶缩小或消失。
恶性肿瘤骨转移放射治疗的方法
外照射 外照射能控制肿瘤对骨的破坏,较快地缓解疼痛,减少对止痛药的依赖和需要量,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已成为恶性肿瘤骨转移治疗的首选。
内照射 主要是放射性核素治疗。对于广泛骨转移或转移灶位于重要脏器或对射线敏感的组织周围的患者,外照射的放疗方法受到限制,而放射性核素治疗在此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
放疗联合双膦酸盐治疗 双膦酸盐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为抑制破骨细胞活动、诱导破骨细胞凋亡,抑制肿瘤释放细胞因子,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放疗结合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对于控制肿瘤骨转移疼痛优于单纯放疗,疼痛缓解时间也长于单纯放疗。
恶性肿瘤骨转移放射治疗的效果
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的顽固性疼痛,用止痛药物或化疗药物多难以缓解,而放射治疗80%~90%的患者可以获得较持久的止痛效果。
放疗来啦,肿瘤患者的骨转移疼痛滚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