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都有梦想。不同的是,有的人只是停留在梦里,而有的人却敢想敢干。95岁的豫剧大师、老一辈艺术家苏兰芳,在淡出戏坛50年后,为了豫西调的传承,勇敢地选择从过去的寂寞中走到戏迷中间,传承发扬豫西调。 昨天,首场戏迷见面会上,95岁的苏兰芳老师举手投足,一腔一式间,尽显大师风范。 苏兰芳年轻时是豫剧十八兰之一,师从周海水。当年她在开封一唱而红,和常香玉齐名。后来,因为家人原因,她退出舞台。时隔50年后,作为豫西调的传承人,有着豫剧“活化石”之称的她,为了恩师和豫西调的传承,又重新走上舞台。 听说苏兰芳复出,来自广东、山东、河北、信阳等全国各地20多位戏迷专程赶来。 见面会现场,芳老师与戏迷分享自己的艺术人生,通过登台演唱、现场现场教唱的方式,使“粉丝”们获得了与自己喜爱的艺术家,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25岁的李亚东现场演唱了一段苏老师的唱段,李亚东来自河南浚县,是苏兰芳老师的铁杆粉丝,从大一开始便接触苏兰芳老师。李亚东说,虽第一次了解到苏兰芳老师是在网上,搜一个梨园名家寻根之类的老艺人演唱会的节目,当时看着看着就哭了,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就知道了苏兰芳老师是周海水先生的弟子,然后现在还健在,就从2013年开始联系。 虽然不是戏曲专业,但李亚东被苏兰芳老师的人格和艺术所感染,4年的时间,他经常来登封看望苏老师,还收集上百张照片制作成一本厚厚的相册送给她。他觉得老人她年纪越来越大了,早期是没有影像资料流传下来的,他认为如果能够搜集到苏老师的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资料,收集起来就可以流传下去,不管是放在苏老师这儿,还是放在谁那儿,这个东西它都是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 为了参加见面会,李亚东提前一天专程从浚县赶来,现场得到苏兰芳老师的点评,他很激动。现在大都是明星举办粉丝见面会,像苏兰芳老师已经90多岁的老人举办见面会的,可以说是前所未有。在李亚东看来,这也是苏兰芳老师令人敬佩的地方。李亚东说,苏兰芳老人之前给他讲过,她是不愿意抛头露面的,也不要那些名声,但是在这个形势下逼迫她不得不出来,因为豫西老调就剩下她这一个人。李亚东觉得,苏老师通过这次见面会,她能够找到一些致力于或者是有热心投身于这个事业的人。其次,对于像他一样的普通戏迷来说,一般是没有机会能够接近这种德高望重的大师的,这样也搭建一个桥梁和平台,让普通的戏迷,能够近距离接触一些老调,这也是有利于传承的。李亚东说,苏兰芳老师,无论她做什么事,她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传承这两个字,这是我们值得敬佩的,也是这个活动的意义所在。 首场见面会的背后,离不开众多的爱心人士,49岁的苏金兰就是其中之一。她和老人之间渊源颇深,就连名字都是苏老师的乳名。 在三年前我们采访苏兰芳老人时,她曾一再表示,其实她一直希望有人来找她学习唱戏,哪怕只是抱着感兴趣的态度也行,但现实却有很多无奈。苏兰芳老师说:“小歌啊,你是不知道我发现一个问题,我也想让别人来找我学,可是现在的人,他们都是要剧本看台本才唱,我们没剧本他们说我们不上岗。他们是不知道啊,我的台本都在脑子里。” 年轻人对戏剧一知半解,而学唱戏的人对苏兰芳老人的豫西老唱腔又是知之甚少。热爱戏曲的苏金兰了解之后,便开始整理苏老师的戏谱。苏金兰告诉记者,作为一个年轻人,她觉得她有这个责任把这个事情做下去。苏老师的唱词也没有文字性的,于是就用业余的时间,去整理苏老师唱段的戏谱,加上自己有一点音乐基础,会听这个戏谱。我把这个谱给整理出来,让大家都去学。其实做这个也是为了让更多的戏迷爱好者去唱苏老师的戏,去传承豫西调。 苏金兰除了整理苏老师的戏谱,还是这个见面会的的组织者,在她看来,传承不只是苏兰芳老人一个人的责任。苏金兰认为,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年轻人,都有这个责任去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戏曲文化,况且苏老师这个豫西调确实是唱得这么好的唱腔,现在却几乎是失传了,而苏老师她一直的心愿就是自己身上这个承载着这么多好的瑰宝,但是没有传承人。于是我就尽自己的力量搭建平台,让更多的戏迷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去做这个有意义的事情,来传承豫西调这个戏曲文化。 苏金兰希望可以帮助老人实现愿望,下一步,在传承这条路上,她还有更多的事要做。首先,在前一段时间,主张成立登封市戏曲文化传承协会,为传承戏曲文化提供更好的平台。其次,就是照顾好老师的身体,截止目前来说,苏兰芳老师个人表示自己还能唱,还能站在舞台上。那么下一步,她还想为苏老师录专辑,出光盘,再办一个专场。也是力争在苏老师健康的时候,把这个专场给办成功。 看到这么多年轻人热爱豫西调,苏兰芳老人晚年重拾梦想,一心传承豫西调的这颗心有了希望。苏兰芳老师现场更是数度落泪。老人说,为什么豫西调消失发展不出来呢?为这个事儿,她一直哭到面神经,嘴都歪了。在现场看到这些青年人,她说就好像就看到了亲人一样。只想快马加鞭把自己的这些东西,不管是好与不好,都要传给大家,这是她的心愿。让广大群众都知道,这个豫西调出世了,没有消失。都知道现在国家有这个政策,“戏曲进校园”。接着,再逐步招收学生办学校,因为学校办起来的话,豫西调就后继有人了。 记者手记:在苏兰芳老人看来,传承和发扬,是她现在最重要的责任和最大的梦想。已经耄耋之年的苏兰芳大师,思路如此清洗,为了豫西调的传承,更是走到台前,走到戏迷中间,举办见面会,努力追赶时代的步伐。在梦想面前,我们看到了苏兰芳老人不遗余力的守护。在传承面前,我们更是看到了老人与时代同步的坚定。这些濒临失传的绝唱不应随着人的离去而烟消云散,被人们遗忘,让我们记住这些豫剧鼎盛时期的历史见证者!梦想不分年龄,传承不分时代,让我们一起向苏兰芳老师学习,努力守护梦想,为传承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附:苏兰芳大师年轻时的照片,眉宇之间彰显英气之风,这才是标志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