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和很多病患在康复后还会互相联络。前几天,有几位病友一起去海边游玩,回来后很高兴地告诉我们,她们在海滩边和别人一样穿泳衣、戏水,没有引起特别的注目,感觉非常好。我看着她们那一脸的神采奕奕,比单纯地“治好”她们的那一刻还要感到高兴。
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日益成为癌症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共同关心的话题。现在,我们提出的治疗原则是:不仅要治好,还要患者维持正常生活;不仅病体得到治疗,还要提高生活质量。
有条件的保乳,无需以生命为代价
有一位患者得知自己得了乳腺癌,根本不肯面对这个事实。她几次对我们谈起切除乳房后会不会被人歧视?丈夫会不会歧视她?孩子会不会觉得丢脸?反反复复,最后自己放弃了治疗并得了忧郁症。
有的患者情况好一些,比较平稳地度过了乳房切除手术的心里黑暗期。在这一时期,患者和家属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一旦意志力软弱,就有可能陷入极度痛苦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临床实践表明,早期发现及辅助治疗,可以使乳腺癌患者在手术中提高保全乳房的成功率。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及家属对于术后形体上改变的顾虑。在上世纪90年代我们就做过统计,一年内进行的200多例此类手术,通过5年生存期的随访,生存率达95%以上。
实施保乳手术后的患者,对家庭生活基本不产生负面影响,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患者,她们对手术切除乳房后外形改变的担心远远多于对病痛本身的担忧。有的患者甚至因此犹豫而耽误治疗。
即便无法实施保乳手术的患者,也可通过乳房重建,来弥补形体上的缺憾。
从“最大”耐受到“最小”治疗方案
以乳腺癌为例:目前国际医学界普遍关注“如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我国的治疗领域也逐渐改变了以往采用的以“患者最大耐受”为底线的治疗方案,开始推行更为人性化的“最小治疗方案”,即以患者最小程度的耐受达到最有效的治疗效果。
现在,实施保乳手术,一期、二期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和总生存率已基本等同于根治手术。
因此,接受新辅助治疗,既可以减轻患者病体的疼痛,又可以帮助患者保持原来的美,让他们的生活和原先一样多姿多彩。
家庭护理的意义重大
家庭护理和调养,对肿瘤患者的康复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充分体现了家庭护理的意义和重要性,这样才能全面调动癌症患者内外积极因素,利于疾病的康复。
癌症患者遭受着疼痛的折磨,做好癌症患者疼痛护理,克服对癌症的恐惧心理是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的最现实问题。按规定用药时,应鼓励患者放松大脑,解除对癌痛的畏惧心理,多做其他娱乐活动,可以分散精力,还可以参加体育锻炼,以“动”治痛。对特别晚期及有剧烈癌痛的患者,麻醉镇痛药的使用不应有太多顾虑,因为怕药物成瘾而减少或停用只会导致痛苦的延续和病情的加重。
提高癌症生存期的生活质量,需要在医疗、护理和舒缓患者内心压力等方面入手,共同努力,才能让癌症患者鼓起战胜病魔的勇气,不仅生存,而且生存得更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