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幽门螺杆菌近两年有点热门,许多人都在到底该不该去除它的舆论漩涡里晕头转向,今天,让专业的掰扯掰扯……
口臭是指从口腔或其他充满空气的空腔, 如鼻、鼻窦、咽所散发出的臭气。目前约有20% -70%的人不同程度受到口臭的困扰, 给患者的生活蒙上一层阴影,不过一旦明确了引起口臭的原因, 通常是可以消除的。
目前研究结果显示:90%以上的口臭源于口腔,比如常见的单纯的龋病(俗称蛀牙)和牙周病(牙龈炎和牙周炎)等口腔病。
别小看口臭这小小的毛病,它会使人(尤其是年轻人)不敢与人近距离交往,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影响正常的人际,情感交流,令人十分苦恼。
这不,好友王某这天鼓足勇气找到我,张医生,我病了。
我有点诧异地望着王某,要知道两天前我们还一起吃过饭呢,那时王某在酒桌上谈笑风生,现在却一脸的委屈,这么短的时间里,他究竟得了什么病?
哎呀,我老婆嫌弃死我了,说我有口臭,连接吻都不情愿。
王某说到这,真还有点尴尬,小两口新婚不久,如烈火干柴,要是一个人口臭严重,想想,的确是影响性趣的。
真还别说,在王某说话的时候,虽然他下意识用手捂住嘴巴,但我还是闻到了异味。
到底怎么回事呢?
王某有口腔疾病吗?虽然他自己否认没有,但我首先还是带他去看口腔科,口腔科的医生用专业检查仪器详细地检查了王某的口腔,没有蛀牙,没有明显的牙周病,再加上王某平时很注意保持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所以口腔科医生说,他的牙齿护理还是做得不错的。
当然牙齿健康,不代表整个鼻腔和鼻咽部都健康。
鼻咽部及鼻腔疾病,如化脓性上颌窦炎,萎缩性鼻炎,扁桃体炎,咽炎等,也可导致口臭。于是王某又去检查了这些部位,同样排除了。
见一时找不出原因,王某有些着急了。
作为专业的消化内科医生,我告诉王某,在排除了口腔疾病之后,那么就要考虑口臭是否是一种细菌导致的,这种细菌就是众所周知的幽门螺杆菌。
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经过几十次培养实验,终于成功的从人体胃黏膜培养出幽门螺杆菌,自己吞服培养菌进行人体实验,证实可诱发急性胃炎,服用抗生素治愈,2005年,两人共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不但能寄生在人的胃中,还能寄生在口腔牙菌斑、唾液、舌背黏膜、颊黏膜和黏膜等部位,且以牙菌斑中居多。
关于口臭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 早在1984年Marshall博士为验证其致病性, 实验前检测H.pylori阴性后吞服10 mL培养的螺杆菌悬液, 14天后其同事发现他呼吸时有异味呼出, 证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后有口臭发生。
分析原因主要是幽门螺杆菌产生大量的尿素酶分解尿素而产生氨, 氨是一种剧臭的物质, 大部分氨吸收入血由肝脏再合成尿素, 小部分进入肺内而呼出, 还有小部分经胃反流入口腔, 故而造成口臭。
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消化不良口臭患者中, 80%在幽门螺杆菌根除后口臭可消失。
当我说到幽门螺杆菌的时候,王某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这种细菌竟可以导致口臭。
在我的建议下,王某去做了14碳呼气试验,结果显示幽门螺杆菌阳性,因为王某的口臭是突然产生的,而且最近经常有上腹饱胀不适,在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情况下,为了进一步排除上消化道疾病,王某在内镜中心接受了胃镜检查,检查明确胃窦部有糜烂性炎症。
幽门螺杆菌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就是口-口传播,因为这种细菌存在于感染者的唾液,牙菌斑,反流呕吐物中,所以共用餐具,母乳喂养,恋人接吻都有可能导致幽门螺杆菌传播。
除此以外,幽门螺杆菌还可以通过胃肠道从粪便中排出,污染食物和水源,特别是饮酒,辛辣刺激性饮食,过度劳累更易感染幽门螺杆菌。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大多数患者表现隐匿,无细菌感染的全身症状。
但如果细菌在胃内“定居”一段时间后,出于某种诱因加重,患者也可能出现反酸,烧心,腹痛,腹胀,口臭,这是因为幽门螺杆菌可以诱发胃泌素大量分泌胃酸。
大量胃酸进一步损伤胃及十二指肠粘膜,从而导致消化性溃疡,而牙菌斑中生存的幽门螺杆菌,导致口腔感染,从而诱发口臭,很多人口臭无法根治,关键所在就是幽门螺杆菌没有根除。
在明确了口臭病因后,王某接受了标准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停药一月后复查幽门螺杆菌阴性,皆大欢喜的是,王某的口臭也随之消失,小两口又可以甜蜜地接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