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肿瘤领域十大热门事件!
2016年肿瘤领域发生了很多事,小如HER2阳性乳腺癌一次尝试性的联合治疗,大如晚期肺癌治疗格局的大变动;
2016年也是不平静的一年,魏则西事件发酵,我国叫停了免疫疗法,靶向药降价,为癌症患者减轻了些许的负担;
2016年也是我国肿瘤学者的丰收年,我国有了自己的原创肺癌新药,我国的鼻咽癌研究获得国际认可,改写国际指南;
2016年也是探索癌症未来方向关键性的一年,这一年,精准医学深入人心,肿瘤学家开始称自己为“免疫肿瘤学家”,年会上几乎听不到“靶向”和“化疗”。
2016年,“医学界肿瘤频道”也在不断成长。第一次担当大会完整报道,第一次优秀策划得到大量认可,第一次海外专家专访,第一次……
这里,我们把影响力较大的2016中国肿瘤领域大事件进行总结和回顾。分为学术篇、话题篇、政策篇。无论如何,人类与癌症抗争的历史上,不会缺席2016!
学术
(1)陈万青教授CA发文《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1月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陈万青教授年初以第一作者在全球最高影响因子杂志《CA: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杂志发文《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该杂志此前从未收录中国学者的研究。
陈万青告诉《医学界》,相较于以往对癌症发病率的研究,这组数据更体现我国癌症负担,对将来的卫生投入有很大指导意义。该研究能够被CA接受,体现出我国医学研究在数据质量和统计方法等各方面越来越得到国际认可。
界哥快评:没概念?界哥告诉你,CA是目前唯一一个影响因子100以上的殿堂级神刊!1950年发刊至今,全亚洲也只收录2篇文章,包括这篇。
(2)HPV疫苗获批在中国上市--7月
2016年7月18日,GSK在其官网宣布预防女性宫颈癌的疫苗希瑞适?被批准在中国上市,在中国注册用于9~25岁女性的接种。已经完成了在CFDA审批的quantao流程,拿到了上市许可,可以随时上市。
GSK企业传播负责人宋女士告诉《医学界》,目前正在与有关部门洽谈合作,希望将希瑞适纳入一类苗,跟其他国家计划免疫项目一样,对免疫对象免费提供。
界哥快评:当我们大声欢呼喝彩时,大洋彼岸的西方国度已经接种此疫苗10年之久。
(3)张力教授团队在《柳叶刀》主刊发表鼻咽癌研究成果--8月
8月23日,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力教授于《柳叶刀》主刊发表了联合全国22家中心开展的全球第一项复发转移性鼻咽癌的随机对照3期临床研究。
这是迄今为止关于晚期鼻咽癌患者一线化疗方案的最大临床研究,证实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优于氟尿嘧啶联合顺铂的化疗方案,改写了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的化疗没有标准方案的局面。
张力教授在接受《医学界》采访时表示,我们要立足于我国的特色去做研究,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人民日报》发文表示:医学赶超一流,岂能忽视临床研究?”充分肯定了这项临床研究的价值。
界哥快评:不多说,祝贺张力教授!
(4)中国原创肺癌新药首次人体试验结果出炉--10月
10月9日,丹麦ESMO年会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报告了我国纯自主研发新药、第三代EGFR抑制剂AC0010(艾维替尼)I期临床试验结果。
ESMO现场点评专家认为,AC0010很可能是继目前唯一上市的第三代EGFR-TKI--AZD9291之后最有潜力的药物之一。张力教授表示,“目前正在同时进行2个临床试验,这两个研究预计会在明年6月份结束。如果试验结果理想,该药有望在明年年底在我国上市。”
“我们在帮国外的I、II、III期临床试验‘打工’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锻炼了队伍,这些储备都为国产药的创新研发打下了基础。”张力教授告诉《医学界》。
界哥快评:为了创新药物,我国至少布局了20年。
(5)吴一龙教授精彩点评肺癌治疗新格局--10月
“变天了!2016年10月9日下午5时,哥本哈根会议中心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近20秒的掌声,拍出了肺癌治疗史上一个重要时点:针对哨卡点的免疫治疗,赢了近100年晚期肺癌治疗的基石---化学治疗。无论从有效率、无进展生存还是总生存,赢得利落、赢得干脆、赢得对手没话说。”
同样是在ESMO大会上,德国的Martin Reck教授公布KEYNOTE-024这一III期试验结果,Pembrolizumab(帕姆单抗)用于进展期、PD-L1高表达的晚期NSCLC一线治疗完胜化疗,提高了4个月的PFS,随后,帕母单抗这一适应症被FDA批准。
“我们才刚刚习惯的肺癌治疗格局,需要重新调整了。初始治疗的患者,需要检测驱动基因和PD-L1,于是,大概一半以上的晚期肺癌患者一线可以免于化疗了,这还不算治疗格局大变动?”伴随着临床试验结果的出炉,吴一龙教授的点评也迅速引爆免疫治疗话题。
界哥快评:看了那么多报道,界哥只服吴一龙教授的朋友圈!
话题
(6)北京癌症岛:癌症患者的“异地艰难就医路”--3月
北京“癌症岛”是近年媒体对北京肿瘤医院附近一处病人租房住的自建房的称谓。一篇《“癌症岛”里与死亡赛跑的人:有钱才能多活一天》的长报道聚焦外地癌症患者在京就医面临报销比例较低、结算周期长的话题,引发了广泛地关注。
来京就医以东北、西北地区人员居多,经济水平较低,缴费基数少,退休职工多,医保基金使用和支出量大,因此大病患者在本地就医报销能得到的额度和比例本就偏低,报销难度大。而一旦到一线城市看病,产生的医疗费用,报销的比例就更低。
界哥快评:面对高昂的医疗费用支出,却迟迟无法到位的报销款,癌症患者的异地就医路走得格外艰难。
(7)魏则西事件持续发酵,免疫治疗被推到漩涡中心--5月
大学生魏则西因患有滑膜肉瘤晚期,通过百度搜索找到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花费将近20万元医药费后,寄最后一线希望于新型的肿瘤治疗方法——DC-CIK疗法,终究还是没有挽回年轻的生命。
此事不仅将百度再次推至风口浪尖,也将细胞治疗这一新兴的治疗方法推至漩涡中心。
界哥快评:细胞治疗在我国被暂时叫停,免疫疗法却不断有重磅好消息传来。晚期恶性肿瘤仍是世界难题,免疫治疗正在扮演着划时代的角色,无论如何,有确切临床证据的CAR-T细胞治疗乃至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不该被“殃及”。
(8)2篇文章将精准医学送上“审判台”--9月
10月,权威杂志NEJM和Nature分别发文给精准医学“降温”,称精准只给一小部分肿瘤病人带来好处,随之而来的却是副作用和昂贵的治疗费用。甚至悲观地认为,受益的病人仅占1.5%。科学网韩健老师在其博客中评论,称其戳破了精准医学的”泡沫“。
而在此之前,国内外各大学术会议临床研究、国家政策等都指向“精准”,基因检测、基因图谱、大数据等浓墨重彩地上演。
界哥快评:是泡沫?是机遇?是划时代的突破?当一个话题牵涉到多个层面的利益时,谁都很难评判对错。
(9)徐婷事件昭示医患信息极度“不平衡”--9月
23岁的美丽女孩徐婷患淋巴瘤2月余未接受正规治疗,不幸去世。“愿天堂没有病痛”的惋惜背后,化疗误解、中医在肿瘤治疗中的定位、伪中医的横行、科普盲区等话题接踵而来,各方争论不休。
界哥快评:临床上,医生或许不能全对,但一个成熟的治疗方法,是不该被怀疑的!
政策
(10)特罗凯降价,靶向药序幕已经拉开
8月25日,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宣布,主动将其旗下治疗NSCLC的重要分子靶向药物厄洛替尼(特罗凯)降价30%。准确的降价幅度因各地基础价格差异而略有不同。
跨国制药企业在华主动降价的案例以前并不多见,特罗凯主动降价具有积极而正面的意义,一方面,降价大大提高了肺癌患者的药物可及性,另一方面,特罗凯降价可以看作是罗氏制药对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和配合,有助于推动国家药价谈判机制完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