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金葡菌败血症1例败血症(septicemia)是指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生的急性全身性感染。是一种危及病人生命的凶险疾病。其临床表现多为反复出现的畏寒甚至寒战,高热可呈弛张型或间歇型,以瘀点为主的皮疹,累及大关节的关节痛,轻度的肝脾大,重者可有神志改变,心肌炎,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各种不同致病菌所引起的败血症,又有其不同的临床特点。
我科近日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愈1例因反复肺部感染而致的金葡菌败血症患者,报告如下:患魏XX,男,50岁,因患“尘肺”反复发热、咳嗽、喘息、咯痰,每次都用解热镇痛、镇咳及吸入激素类平喘药物对症治疗而缓解。本次以“ 间断咳嗽咳痰伴发热半月余,加重3天”为主诉于2016年9月23日入院。询己患尘肺5年,半月前因受凉后发热头痛、咳喘、咯痰反复发作,体温最高38.9℃,在当地卫生院经x光拍片,诊为“肺炎",应用 “炎琥宁、头孢呋辛、氨溴索、左氧氟沙星"等针剂静滴没对症治疗,10天后症状暂时缓解出院。 出院后口服“布络芬胶囊、鲜竹沥等药,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症状复发,并出现发热、头痛、口干丶口苦、活动后胸闷、气喘加重,测体温38.5℃,急来我院,门设以“上呼吸道感染、尘肺、肺大泡切除术后”为诊断收住我科。
入院查体:体温 37℃,脉搏 100次/分,呼吸 22次/分,血压 114/92mmHg。桶状胸,呼吸困难,气喘明显,双肺呼吸音粗,左肺底可闻及少量湿罗音。化验血常规见白细胞16.23x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2.3%,淋巴细胞百分比10%,红细胞6.48x1012^/L,血红蛋白176g/L。C反应蛋白90㎎/L。胸部CT平扫示:1.右肺大泡切除术后改变;2.肺气肿伴两上肺胸膜下多发肺大泡;3.考虑尘肺伴两肺陈旧性结核。腹部彩超示:胆囊壁毛糙。
入院初步诊断:中医诊断:1.咳嗽,风燥伤肺;2.喘证;3.胁确。西医诊断:1.左下脑炎;2.胸膜炎;3.慢性胆囊炎;4尘肺;5.肺大泡切除术后;6.陈旧性肺结核。
入院后给予中药桑菊饮加减颗粒剂化服;西药给予氨苄西林钠静滴及对症支持治疗,临床症状明显减轻。25日下午突然高热,考虑到患者入院前曾用多种抗生素,立即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静滴及对症治方,并急查痰培养。26日痰培养报告:正常菌群生长。但体温有再次上升趋势,于28日进行血培养,报告示:检出革兰阳性球菌生长。结合临床症状,补充“败血症”诊断。查患者胸痛,舌红而绛,苔黄而干,脉滑数。中医辨证,属毒燔于血,宜给予清热解毒、凉血化痰之剂。治疗上在大剂量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脉滴注的基础上,应用中药颗粒剂“清营汤”加减:水牛角60g,生地30g,玄参30g,淡竹叶9g,麦冬30g,丹参9g,黄连9g,金银花15g,连翘15g,赤芍15g,丹皮12g,每的一剂,温开水分2次化服。(我院拥有全成份中药颗粒剂,现在超过90%的患者选择用全成份中药颗粒剂代替中药饮片煎剂)。药后当日,体温降到正常。至10月4日,患者诉恶心呕吐,考虑为左氧氟沙星的副反应,停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纳及左氟氧后呕吐消失。患者体温始终未再升高。随后以清肺化痰之剂辨证加减,10月19日诸症消失,痊愈出院。
体会:中药清热解毒凉血之剂,可有效治疗热入营血之发热症状。其中黄连、金银花、连翘为广谱抗生素,可有效杀灭各种细菌和病毒。犀角(若无,可换用水牛角),清热、凉血、定惊、解毒,有治疗热入血分、壮热神昏、谵语、烦躁、惊厥、斑疹、吐血衄血、下血、急性黄疸、热毒疮肿之作用,为主药。丹皮、赤芍凉血活血。诸药合用,具有杀菌清热、除烦定惊之功,不仅可治疗各种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还可加强西药抗生素的疗效,同时可改善内环境,消除致病菌的耐药性。对于抗生素久用后疗效降低或无效之时,特别适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