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问我,登封最著名的小吃是什么?我一口回答道:烧饼。朋友不以为然,说烧饼全国哪里都有,怎么算是登封最著名的小吃呢?我笑了笑说,那是你没吃过,你吃了就忘不掉了,登封的烧饼确实是风味独特,全国都没有的。
记事的时候,登封没有几家做烧饼的。正确的说,登封话不叫做烧饼,叫打烧饼。在家里打好,然后送到热闹的地方卖。那时卖烧饼的都集中在小城的十字路口,即现在西商埠街路口,用两个X型的木支架撑了长方形的浅木盒子卖。
好的烧饼应该是火色红黄色,反面面白,白芝麻均匀。烧饼是死面掺发面做的,这里讲究大了,如果发面多,虚,无嚼头;如果发面少,太硬口感也不好。
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烧饼打的好的都在城里。正宗的烧饼是城里的烧饼。虽然乡下也有烧饼,做法也类似于城里的烧饼做法,可形状味道都相差的远了。乡下的烧饼 最大的缺点是薄,芝麻少,欠火色,看上去像死人脸样的,看了就没有多少食欲。有的烧饼中间还加了个五星的图案,却更是显得寒碜。
卖烧饼扎本小,投资不大就可以开张。老辈人会说,人如果真没本事,扎不起大本,打个烧饼也能养活一家人。打烧饼很辛苦,是个体力活。头天晚上要发好面,第 二天一早起来和面,打馍(登封话)。工具是铁质的,叫卤鏊。形状像一个倒扣的盆子,上面有有厚厚的铁板。烧饼做好后,先放在铁板上把两面炕一下,炕硬实, 然后放在卤鏊内部用火炕,要不停的翻动,直到把烧饼炕熟。去铁板也是体力活,用两根钢筋做的铁鼻,钩住卤鏊的边缘,一气提起。不过现在好了一些,都改为轴 承的,上面装了摇把,可以轻松地把铁板拨弄到一旁。冬天打烧饼还好说,到了夏天,炉子烤着,浑身是汗,那滋味应该很不好受的。
刚出炉的烧饼好吃,香喷喷的,上面的一层芝麻盖,焦酥,里面的心蘸了油料,软香。吃个烧饼当顿饭的,在登封大有人在。以前,烧饼里面可以夹卤肉,讲究的夹牛 肉,很长时间,我都感觉那是世界上最好的美味。上周,和朋友一起逛街,饿了,买了俩烧饼,两元;又找了卖卤肉的夹肉,这一夹,这个烧饼值钱了,光肉夹了 25元,现在的肉太贵了。现在更多的是在烧饼里夹豆腐串,蘸了辣椒油,撒点孜然什么的,也别有风味。
现在那几家正宗的打烧饼的都不干了,焦盖烧饼已经失传。现在虽然卖烧饼的多,能吃出好味道的却微乎其微。人都说郜胡同的烧饼好,其实不尽然,郜胡同的几家 打烧饼的都是80年代末期才来登封,是西乡君召的,他们是烧饼火色重,个小、死面多,和正宗是烧饼口味相去甚远。
当年的烧饼一毛一个,但也不是谁都吃得起的。后来烧饼涨到一毛五,再后来是三毛、五毛,五毛一个维持了很长时间,直到前年才涨到一块一个。
现在能吃的烧饼我认为最好的是崇高路东桥头的刘某,烧饼继承了老登封的口味,火色好、个也大,据说有家公司年终发福利,在他这里居然订了5000个。可 他还是一个很简陋的小屋子,甚至窗户玻璃都是烂着,小屋看上去脏乎乎的,但丝毫不影响他们家的生意。这里的服务态度很差,大有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意思。你去 零买他几乎就不搭理你。你说多少声,他只是黑丧着脸,说没有了!你再说等等,他老婆会说,别等了,等也没用,人家都订完了!
想吃好烧饼,就要忍耐,这就是烧饼的魅力。
作者:薛明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