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肚脐突出,普遍表现为宝宝在使劲、哭闹时肚脐变大,安静时用手轻按宝宝肚脐部位可以回纳至腹腔。即婴儿脐疝。 婴儿脐疝俗称“气肚脐”,是指婴儿腹腔内容物由脐部薄弱缺损突出形成的病症,多为先天性,是新生儿和婴儿时期常见的疾病之一。脐带脱落后,脐部瘢痕区由于胎儿阶段脐带从腹壁穿过,是腹壁一先天性薄弱处;在婴儿期,两侧腹肌未完全在中线合拢,留有缺损,在医学上称为脐环。当哭闹过多、咳嗽、腹泻等促使腹内压力增高时,便会导致腹腔内容物,特别是小肠,连同腹膜、腹壁皮肤一起由脐部逐渐向外顶出,形成脐疝。 婴儿脐疝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脐部可见球形、半球形或圆柱状的可复性肿物,肿物顶端有一小瘢痕,是为脐痕。肿物特点为可复性,在增大腹内压动作时(即哭闹、咳嗽、直立时)肿物饱满增大,而且肿物触之较坚实;小儿安静或者家长用手按压时,肿物缩小或回纳入腹腔,并可听到咕咕的声音,能摸到未闭的脐环或疝环。肿物缩小或还纳后,局部留有松弛皮肤皱褶,以上为典型脐疝。
脐疝大部分可以自愈,且发生崁顿的几率很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