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在秋冬季进补的养生习俗。适时进补,增加多种人体所需营养素的摄入和存储,有效调节和改善生理功能,使身体机能处于较好状态。俗话说“秋冬进补,春天打虎”,也正反映了进补带来的益处。因此,很多中老年人按照传统习惯,便会以“鸡肉、羊肉炖汤,加些参茸虫草”等的方式进补。
生活实例:
周女士(62岁,退休):
每年冬天,我和老伴都有进补的习惯。20世纪70~80年代,那时候物资缺乏,平时没什么吃的,到过年的时候,吃些鸡肉、猪肉已经是很不错的进补了。后来经济条件好了,平时都能吃到各种肉类。但到了冬天,我们还是会按照传统食补方式,买些鸡肉、羊肉炖汤,加些参茸虫草。年纪大了,总归缺营养。但缺什么营养,我们也不知道。
专家有话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秋冬季进补的方式也应该与时俱进。相比以前缺衣少食、营养缺乏的年代,现代人的食物已经非常丰富,平时也不缺乏鸡鸭鱼肉,营养状况也有了很大改观。因此,现代社会秋冬进补,应该根据自身的营养水平和健康状况,科学进补。 秋冬进补,均衡膳食是基础
我们都知道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维生素、矿物质均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素。然而许多人的日常膳食很不均衡,荤素搭配不合理,谷类、粗粮吃得少,肉类吃得多,加之不注意运动,从而导致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富贵病日渐攀升。
为了应对这一日益突出的营养问题,国内外的权威机构相继制定了居民膳食指南,以教育人们如何调配科学的饮食。比如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绘制了一个形象而实用的“膳食宝塔”。“膳食宝塔”建议:每天需要摄入谷类食物300~500克;蔬菜400~500克,水果100~200克;鱼虾类50克,蛋类25~50克、畜禽肉50~100克;奶类及奶制品100克和豆类及豆制品50克;油脂类25克。“膳食宝塔”给出了健康成年人总的膳食指导原则,强调进食应当多样化、均衡和适量,并且养成习惯,坚持不懈。
秋冬进补的中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坚持科学均衡的膳食基础上,还需要注意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入,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帮助抵御多种慢性疾病的侵袭。这主要归因于中老年人本身的生理功能的变化以及中国传统的烹饪方式。
全面均衡营养,增进机体健康
专家建议:老年人要得到全面的营养素,就应该在合理膳食的基础上,适当服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以保障营养素摄入的全面、均衡。
然而,据我国最新营养调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营养素补充剂使用率仅为8.5%,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因此,营养学家呼吁:在提倡均衡营养、合理膳食的前提下,通过合理服用维生素矿物质可以改善营养缺乏状况、预防慢性病的发生并促进健康。
中老年人在选购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的时候,要特别关注配方是否专为老年人定制(如善存银片),是否强化一些对老年人特别重要的营养素,例如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6、维生素B12、钙、铬、钾等。大量研究显示,服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能有效降低老年患者血压,降低冠心病发生的风险,预防缺血性中风(卒中)的发生,同时还能增加免疫力,防止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并且也可以有效纠正代谢紊乱,帮助控制血糖,减少糖尿病并发的肾功能损害,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