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调解员亲切的与社区居民沟通宣传法律知识。 社区调解员正在调解邻里矛盾。 中岳庙鑫园社区调解员康金良正在阅读法律方面书籍。 央广网河南分网消息 “有困难找警察”已经成为群众的一种固定思维方式,然而当遇到邻里纠纷、小孩打架、家庭不和谐这些琐碎的麻烦事时,河南登封中岳庙社区里的群众首先想到的就是爱心调解员——康金良。
康金良今年65岁,5年前从市委党校退休以后,就在中岳庙社区当起了义务调解员,秉着“调和、调顺、解忧、解难”的调解理念,处理邻里间的小事,改善社区的风貌。并带领其他“五老人员”(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模范、老教师)加入人民调解队伍,积极主动的开展人民调解工作。
康金良说,当时邻里纠纷也很大,村里非常乱,打架斗殴,看着很不像回事,我退休了以后觉得这事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社区就是家,看到社区人群关系不融洽,康金良就会主动上门协调,平日里,也会和调解室的成员一同在小区内同大家聊天,了解邻里的纠纷。
“我们下面有个接待室,他们有啥事先去接待室,都是一个村的很熟悉,只要给我们反映都会去解决”,康金良说,他们还有矛盾排查,只要知道了,也会主动上门解决。
康金良表示,由于都是乡里乡亲,处理起来自然要多几分爱心和耐心,化解农村矛盾的有效途径除了要充分利用乡情亲情,更重要的就是不偏不倚。
据了解,几年来,康金良爱心调解室共受理、调解各类纠纷600多起,其中疑难纠纷102起,调解成功率达98%。如今,中岳庙社区秩序和谐,邻里和睦。
康金良介绍,调解室刚成立时,一年调解纠纷六七十起,随后,逐年下降,一年最多十来起,现在邻里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好,调节的基本都是小事。
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爱心调解员康金良用自己的所学所悟,协调解决邻里间的矛盾纠纷,用爱心和耐心,为一方百姓的和谐默默奉献。(记者 齐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