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要去拱大城市里的白菜”,这两天衡水中学一学生的“励志”演讲爆红网络,我不禁疑问:他们拼命读书不为了“中华之崛起”,仅仅是为了出人头地拱城市白菜,这些信奉精致利己主义,即使拱到白菜又如何?个人认为大概率会成为一个“重私利而罔顾大义”的人,这种人在国家危难面前能否挑家舍业甚至牺牲生命?2008年“范跑跑“的“大难面前我先跑,既是亲娘也不会管”的话证明了一切。
近几年,像发表“美国空气是绝无仅有的清新和香甜”的言论的杨舒平和炮制新疆强制劳动摘棉花的许秀中之流,他们能从西北大学、中国传媒等顶尖的大学毕业并出国留学,想必在初中、高中时也是学霸一枚,是什么让这些学霸们变成了“恨国党”?值得深思。
历史反复告诫我们:思想坏了,才华越高,其破坏力越强。实际上,美国一直在推行一个策略:尽量用物质来引诱中国的青年,在中国高校设立奖学金项目,使青少年对美国产生崇拜、感激之情,吸引他们毕业后自愿到美国定居或到美国在华的外企工作,进而让他们形成一个所谓符合美国标准的所谓的自由、个性、享乐为主的白领文化,并通过图书、影视文化来强化美国文化的优越性,鼓励中国的年轻人藐视、鄙视并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教育。让中国青年不以肤浅、虚荣为耻。让他们对 “刻苦耐劳、集体观念、节约意识、孝道文化”等本国文化持消极看法。一些人把超前消费、靠丑博位视为时髦而一些所谓的社会公知也屡屡发布违背公序良知的言论来推波助澜,如污蔑丑化雷锋、刘胡兰等英烈,尤其在全民悼念袁隆平院士时,依然有人跳出来狂吠不止。这也佐证了当前“扣紧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不过,他们的这一套不灵光了:当公知、恨国党攻击戍边烈士、抗疫英雄时,他们认为可以利用的网民率先呛声,媒体和国家机关迅速跟进,立马成了过街老鼠。特别是这两天北大“学神”韦东奕的刷屏,不仅仅在于他的数学天赋,我想更多的是他拒绝了哈佛大学而选择北京大学。
作为祖国的未来接班人,应该像韦东奕一样,志存高远,自立自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努力成为一名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人,而不能仅仅把“成为一名拱大城市里的白菜的土猪”作为终极目标。
因此,对衡水中学这位学子的讲话,不能仅以励志视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