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E. L. Trudeau医师的墓志铭上刻着这样一句话。
有人把它翻译成: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也许这样翻译有他的道理。但是我觉得这样并没有把E. L. Trudeau医生的意思表达出来。
作为美国第一个结核病疗养院的创建者,在结核菌还没有被发现的年代,对于结核病的治疗可以想象是多么无能为力!他发现了空气清新的环境对于部分结核患者有效,但是他无法知道为什么有效,他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在他的疗养院里,有的病人治好了,有的缓解了,有的死去了。
他为什么要写这样一句话?这句话是写给谁的?我们可以对这个进行猜测。
第一,他有可能是写给患者的,他告诉他们:在我的疗养院里,你们只有少数人可以治愈,大部分的患者只能得到缓解,但是不管怎么样,我都会尽力让你们感觉到我对你们的关爱。
第二,他有可能是写给医生的,他告诉他们:这些病人你们能治好的只是少数,大部分只能缓解症状,但是你们不要因此而放弃,要尽力关爱他们。
但是,不管他是写给谁的,他的思想一直在光芒四射!他的思想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抓住了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对生命的尊重!
100年前,人类对于医学的了解比较幼稚,100年后的今天,人类对于医学的了解仍然比较幼稚,如果说100年前人类的医学知识还处于幼儿园水平的话,今天我们充其量只是个小学生水平。不要以为器官可以移植了,心脏可以搭桥了,我们的医学水平就可以无所不能了,实际上,面对形形色色的疾病,医学专家能做的还是很少很少,绝大部分的疾病我们还是治愈不了!
现代人对于医学的要求,还是在这个范围之内,那就是:如果你能治愈我当然好,如果治不了那就尽量减少我的痛苦,但是不管怎么样,给我尊严,哪怕是死,也让我有尊严的死去!
这句话到现在也还在告诉我们当医生的:我们不是上帝,我们只能做人类能做的事情,那就是:如果能治愈,那就努力去治愈他们,如果治愈不了,那就尽力减轻他们的痛苦,如果什么都不能做,那也要让他们感觉到,我们已经怀着对生命的尊重尽力帮助他们了!
有幸读到这篇文章,分享给医疗行业的师哥师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