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招人才,上智慧登封招聘网

记忆里的中秋节

基层文化员 · 2018-9-24 08:13:42 · 933963 次点击
记忆里的中秋节

  
又到中秋节,各个商家开始了月饼大战,商场的外卖处多了些包装精美、种类繁多的月饼,为博眼球,奇葩口味月饼也越来越多。依我看来,现在的中秋节只不过就是一个节日罢了。在这个丝毫显示不出节日的气氛和愉悦的节日里,那些传统的味道,却无法从记忆中抹去,不知不觉中就回到了过去,勾起了地道的童年味,满满的家乡情。生在山区农家,小时候对月饼的憧憬不亚于现在孩子对意大利比萨饼的向往,因为一年到头只有中秋节,我的老家统称为八月十五,才能吃到这圆圆甜甜的饼子。当时,我能吃到的中秋节的月饼也只有“洋”和“土”两种。在我的记忆里,中秋节吃月饼承载不了许多的内容,就只知道两个字:“圆”“甜”。

所谓“洋”月饼就是从农村供销社里买来的。五个一包,油纸包着,外面还有一层草纸包裹,再用红色的细绳子扎起来。那时候中秋节送一包这样的月饼,既庄重又大方。是对看望的亲戚高档礼节。打开黄草纸,薄薄的月饼皮就露了出来。金黄色的表皮上是红色的小点,有的用食用颜料写的的合家团圆,花好月圆等一些祝福图案。月饼古色古香,让人赏心悦目,掰成两半,用橘子皮做的青丝红丝像藕丝一样缠缠绵绵舍不得断开,馅里面的核桃仁,花生仁,芝麻仁、冰糖时不时从断开处掉下来。那花生、冰糖做的馅,那面粉做酥酥的皮,那皮上稀疏的几粒芝麻,几乎是童年享受过的珍馐佳肴,是人间无可比拟之美味,难以忘怀的经典食品。那时,我和妹妹举着手中的月饼比着天上的月亮,看谁更圆。我们舍不得把月饼立即吃了,只是舔舔饼面的芝麻,闻着香香的饼味。良久,小心掰开饼子,舔舔饼心的甜味。诱人的香甜迫使我忍无可忍,竟然狼吞虎咽地把饼给吃了,然后腆着脸向妹妹套近乎,连哄带骗地把她的月饼抢吃了一大半。妹妹哭,月亮笑,幼小的心里便横生出无限的满足和甜蜜。多年以后,只要回想起这个味道,舌间似乎还残留有那种月饼的余香。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如今的孩子可不象我当年那样爱吃月饼了,因为可供他们选择的月饼实在太多太多,尝都尝不过来。不过,月饼并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曾有一段时间它扮演另一个角色——礼品。天价月饼出现好多年了,明白人都知道,送的不是月饼,而是月饼里面的东西。可怜的月饼竟然被少数人强奸了。月饼不但被人利用,而且还因为它的甜害得我如今不敢吃它了。现在又提倡吃粗粮,食野菜,看来,甜甜的月饼只能让它留在我的记忆里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过节不再有儿时那种欢愉的心情,那种甜蜜的期盼,那种简单的快乐。但让我更加怀念的是属于我们老家风味的那种蒸月饼。在我们老家豫西山区,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是蒸月饼。就是把发好的白面,分成碗口大的面团,然后把每一个面团分别用擀面杖擀成比笼屉稍小一点的圆形面饼放在笼屉上,然后在上面撒上白糖和切碎的花生、芝麻、板栗,再均匀地放一层红枣,就这样放三层。第四层面就是月饼的“盖儿”,把第四层面的边缘和第一层面的边缘捏在一起。最后,有心灵手巧或颇有讲究的人家还要在外皮上拿面捏上小动物,用梳子扎上小花点。最后放进大火烧开的蒸笼里,等气上圆了,改为中火,至少要蒸上一个小时左右才能熟透。这样蒸的月饼里面的花生是自家种的,核桃、红枣、板栗是自家树上结的,虽然“土”了些,但是香气扑鼻,色泽诱人,刺激着视觉、嗅觉和味觉,让我馋涎欲滴!

这样蒸出的月饼暂时是不让吃的,要在八月十五的那天晚上“献月亮”。在院子中间放一张桌子,正中间的位置就是大月饼的地盘,再摆上点的水果,寓意五谷丰登。遇上晴朗的天气,一家人团团圆圆坐在院子里,谈笑风生,其乐融融,小孩子你推我桑,好不惬意。趁你不注意,一抬头,月亮就如一个大家闺秀般端庄的掀起面纱,出现在你的面前,冰清玉洁的悬挂在繁星点点的夜空正中,亮晶晶的小星星围绕在她的周围。天上的大银盘和地上的大月饼互相吸引,月亮驻足凝视几分钟,继续向东移动。大人开始分配月亮撒过金辉的大月饼。首先把它从中间开刀,切成四瓣,浓郁的香味飘散在农家小院里。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是庆祝丰收的节日,也是期盼团圆的节日,形成了“举头望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美好意境。

如今在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美食冲击诱惑下,除了老一辈人,现在会蒸月饼的越来越少,有恋乡情结的我非常怀念家里的蒸月饼。花钱买来的精美月饼也只是一种普普通通的应景食品罢了。身居城市,想蒸月饼也是蒸不出老家的味儿,城市的小锅小灶怎能和老家大气磅礴的蒸笼相比较。那就是“小巫见大巫。所以吃月饼还是吃老家的蒸月饼才过瘾,才能吃出真正的美味和过节的滋味。

中秋节,它承载了一段儿时的回忆,一种醇厚的味道,一段由月饼串联的记忆。我自始至终对老家的蒸月饼有一份割舍不了独特的情怀。但我更加怀念儿时简朴的月饼,那种用黄油纸包着,用纸绳扎成圆柱形的那种。它就如山里的乡亲一样,单纯不复杂,表里如一,没有太多不必要的繁琐和浪费。
记忆里的中秋节8252 作者:基层文化员 帖子ID:312305
记忆里的中秋节6599 作者:基层文化员 帖子ID:312305
记忆里的中秋节5345 作者:基层文化员 帖子ID:312305
记忆里的中秋节8328 作者:基层文化员 帖子ID:312305
记忆里的中秋节7908 作者:基层文化员 帖子ID:312305
记忆里的中秋节6434 作者:基层文化员 帖子ID:312305
个人签名:
先道
6 条回复  
小龙尾沟 小学六年级 2018-9-24 08:38:52
侠客行 小学六年级 2018-9-24 08:50:12
文学功底扎实,写得很棒
贫困户 初一 2018-9-24 09:10:08
说的都是实话,现在种地不打药不用化肥莊稼都不打粮食,所以没房没车你就别想娶媳妇了记忆里的中秋节5638 作者:贫困户 帖子ID:312305 记忆里的中秋节2812 作者:贫困户 帖子ID:312305
高山126 小学五年级 2018-9-24 13:35:15
逍遥游(鸣冰) 小学六年级 2018-9-24 13:45:01
这篇文章写了多长时间?
老物件老情怀 禁止发言 2018-9-24 19:28:10
记得小时候,每当过中秋节的时候,总是有那么多的期望和快乐,如今早已随时光流逝不复存在。印象最深的是8毛钱的一个月饼,拿在手里感觉有点硬,里边有多种不同的配料。花生,冰糖,红豆等,因年份已久,已记不太清。每到八月十六的晚上,父亲总会去买一些来。那时候,有的月饼吃就很不错了,不会在意价格的问题。如今,有能力去买高于它十倍,二十倍价钱的月饼,却没有小时候那种久久的期望,久久的快乐。看着超市里包装漂亮的月饼,也懒得去多看一眼了。不为什么,只是小时候那种味道却再也吃不到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