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够的冬三月。这样看来一年四季似乎都是睡觉的好时节。
现在城市里快节奏的生活,拥挤的通勤,使大多数上班族不得不起早贪黑,早出晚归。午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似乎就变成特别奢侈的一件事情。中午,大多数朋友都是在办公桌上趴着打个盹,让下午更有精力;车上,也赶紧打个盹,抓紧时间补补觉。可一醒来,往往会感觉头昏沉沉的,视线模糊,而且颈痛腰酸。
这么“打盹”到底有什么危害?
“打盹”姿势产生的影响
一、趴着打盹
众所周知,使颈椎放松的姿势是仰头,而不是低头。白天忙碌的工作,使用手机,阅读资料等活动,都使得颈椎处于低头状态。而午后趴在桌上“打盹”,也正是低头状态。这个姿势午睡使得颈部肌肉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睡醒后会觉得颈肩酸痛。如果本身就患有颈椎病的人,这种睡觉姿势则是“雪上加霜”。

此外,趴着睡的时候容易损伤上臂桡神经。这是因为大多数人在没有使用抱枕的情况下,经常用手臂枕着睡,久而久之就把手给压麻了。
再次,都是抓紧午饭后的时间“打盹”,人体原本该在2小时后排空食物才进入的午睡状态,这么一来就被提前了。因此趴着睡也影响消化系统,也就不奇怪有人趴着睡觉老是“打嗝”。同时,趴着睡属于浅睡眠,不利于消化系统消化与吸收,进而影响营养供给。
二、坐着打盹
除了趴在桌上睡,还有人喜欢在坐车时“打盹”。殊不知,车上睡觉对颈椎损伤极大。

人睡觉的时候,松弛的肌肉会减弱对颈部的保护作用,而行车过程中的加速减速,甚至突然紧急刹车,会使头部剧烈晃动,非常容易出现颈椎肌肉拉伤、颈椎关节损伤和脊髓损伤。同时,不停的晃动反复地拉扯颈部肌肉,使其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醒来后常常会感到肩颈酸痛,经常如此可能引起肌肉劳损。
此外,有些朋友在冷气直吹,或者开窗迎风吹的环境下打盹,醒来后发现自己眼歪嘴斜,受到寒冷刺激的面神经出现“面瘫”的情况。
很多媒体喜欢报导“成功人士”多么会利用碎片时间补觉。其实,车上睡觉并不能缓解疲劳,只能越睡越累。稍稍缓解一下尚可,但长期以此补充持续睡眠缺乏则是不可取的。
是否需要午睡
以什么姿势午睡较健康?答案似乎是确定的:平卧躺在床上。无论是坐着还是趴在桌子上,长久都将会产生健康问题。那么,问题就来了:没有平卧的条件,我还需不需要午睡?
答案是因人而异的,需要根据每个人的年龄,生活习惯,身体状况而定。
儿童每日需要的睡眠时间长,午睡是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对于孩子,创造条件也要让他们有一张午睡的床。而很多老年人晚上睡不好,往往需要中午打个盹。但因为老年人大多已经退休在家,找一张床一般问题不大,但建议不要在沙发或者躺椅上就地打盹。

对于夜间容易醒,睡的不踏实,入睡困难者,则强烈建议取消午睡,改为其他放松方式。这样有利于维持日间活动,促进夜间睡眠的质量。
午睡时间从30分钟左右最佳,但是不可超过1小时,否则影响夜间睡眠。毕竟午睡仅仅是个甜点,而非正餐,不能喧宾夺主。
如果您中午不睡,晚上也睡不着,而且持续得不到改善的话,请尽快至睡眠专科门诊就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