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再次发出《关于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强调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重点管控儿童抗生素滥用。
抗生素作为医疗领域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首选药物,成为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发展最快的药物。然而,抗生素在我国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十分严重,儿科更是“重灾区”。有资料显示,在2012年8月“史上最严限抗令”正式实施前,我国抗生素药物的人均年消费量达到了138克,是美国的10倍。住院患者中,抗生素的使用率高达近70%。全国每年人均输液8瓶,远高于国际上的2.5~ 3.3瓶的数量,“吊瓶大国”“抗生素大国”名副其实。据统计,我国每年因抗生素不规范使用而浪费的医药费就高达800亿元,仅超前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一项,全国一年就多花费7亿多元,数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
值得警惕的是,抗生素在人体的滥用会带来耐药细菌的滋生,耐药细菌一旦形成,抗生素都无法再杀灭或抑制它们;大量使用抗生素是对致病菌抗药能力的“锻炼”,进而催生“超级细菌”,对整个人类的健康构成危害。
数据显示,抗生素用药比例占儿童用药总市场的88%。通知要求,加强儿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研究建立针对儿童的监测体系,增加纳入监测范围的儿童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儿科病区的数量。
北京儿童医院党委书记王天有认为“实质上我们在门诊就诊的患儿,一个是呼吸道疾病,绝大多数都是一个病毒感染,那么病毒感染用抗生素百害而无一利。”

此次通知重点强调,加快建设多学科抗菌药物管理和诊疗团队,逐步从以行政部门干预为主转变为以多学科专业协作管理为主,完善多学科诊疗体系。继续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重点环节管理,继续实施重点抗菌药物的专档管理,鼓励青霉素等经典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处方权限向临床一线医师倾斜,加大围手术期和静脉输液管理力度。加强儿童、老年人、孕产妇等重点人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等。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李太生提到,今年北京协和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将覆盖除重症监护和儿科之外的所有科室,抗生素的使用率、使用强度明显下降,患者医疗负担降低,医疗安全提升。“由感染科医生来牵头,联合临床药师、细菌室,多科联合来总结经验,提出更加合理意见来指导使用。耐药的产生应该是全社会的责任,比如感冒是病毒感染,不应该用抗生素,比如一些养殖行业加了抗生素,这些都可能会加重细菌耐药的产生,超级耐药菌的控制从医院抓是对的,是源头但不是全部,需要全社会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