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血液科的良性疾病,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与恶性血液病有很大不同,尤其是在治疗方式的选择上,需要根据患者血小板数值和出血情况来判断是否需要治疗,选择什么样的治疗方式。
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有三种方式:
▽
▽
1.血小板轻度减少,没有出血,可观察和等待治疗
患儿血小板数值在50以上,没有其他症状,单纯的血小板减少,可以保持观察。
2.血小板数值偏低比较严重,根据出血情况治疗
血小板数值在20-30左右,这个数值就比较低了,如果患者有黏膜出血,口腔血疱等现象,要尽快采取治疗措施,提升血小板数值,以防患儿出现更严重的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以及泌尿系统出血等。
3.发生危及生命的出血现象需急救治疗
如果患儿血小板数值极低,出血现象危及生命,要尽快采取急救治疗,多采取输注血小板的方式提升血小板数量,然后进行后续治疗。
在非危及生命出血的情况下,不建议输血小板治疗,否则很容易引起免疫反应,治疗效果不佳。
目前,常见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西药主要有两种,丙种球蛋白和糖皮质激素,这是主要的一线治疗药物。一线治疗效果不好时,可考虑二线治疗。
在药物的选择上,看患者血小板数值,血小板低于10×10^9/L,首选丙种球蛋白治疗,可以迅速提高血小板。但是ITP是一种持续性疾病,免疫系统不会迅速恢复。丙球是急救药,较为严重的血小板减少时才采用,一般情况下首选糖皮质激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