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线到后勤始终如一——记告成初中后勤教师焦尧彬 “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又要到了,每到教师节,一线教师总是收到来自学生和家长的祝福,而后勤教师在这个节日也不应当被遗忘。告成初中焦尧彬就是后勤教师中的一员。为保证正常的教学工作,他每天提着工具袋穿梭在校园,认真负责地做好学校的物资发放、水电维修、花草维护等杂务工作。
三尺讲台上兢兢业业焦尧彬今年62岁,1976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告成小学、八方小学、告成初中等学校一线进行教学,教学期间以教数学为主。从1997年起,他一直在告成初中工作。自从踏上了农村教育的“三尺讲台”,焦尧彬就把自己人生的轨迹锁定在为教育献身的道路上。对学生,他细心关爱,耐心帮助。他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源于母爱,却胜于母爱,因为老师对学生的这种细心的爱是一种理性的爱,它能唤醒学生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他们扬帆前进。几十年的教学工作使焦尧彬练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养成了一颗细微的心,对学生身上的问题能及时发现、教育、纠正。对同事,他帮助新人,关系和谐。从事一线教师期间,他总是像父兄般,毫无保留地为他们传授自己的教学经验,帮助新教师尽快进入角色。对于工作,他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从教40多年,焦尧彬兢兢业业耕耘于“三尺讲台”,所担任的学科在全市组织的统考中名列前茅,辅导的学生在各级竞赛中多次获奖。
幕后工作毫不松懈从2010年起,焦尧彬转为学校后勤工作。2015年,焦尧彬退休了。退休时,校长问他还愿不愿意继续在学校做后勤工作。从1997年告成初中开始建设起,他就一直在学校,在学校的时间最长,对学校非常熟悉,甚至校园里一花一草的位置他都记得清楚。他对校长说,只要学校需要他,他就愿意继续为学校服务。因为对学校有着深厚的感情,也喜欢跟孩子们打交道,同事们也很信任他,所以焦尧彬想都没想,退休后,他放弃休息,继续在学校里工作。校长程建伟对焦姚斌很放心,认为焦尧彬工作踏实,不管什么工作,他总是麻利地尽最快速度处理好,尽量不让其他因素影响学生上课。“不管是周末还是夜里,只要有需要,喊一声他就赶到学校,风雨无阻,他是我们学校的骨干,正是由于他的认真负责,才让学校得到良好的运转。”学校里一间堆放杂物的房间便是他的办公室,推开门,里面密密麻麻的堆放了许多杂物:课本、作业本、扫帚、拖把、椅子,还有一些修理工具。焦尧彬认为学校工作无小事,后勤工作的质量直接体现在正常教学上,只有把后勤工作做好,教师和学生才能安心上课。他“身怀绝技”,既是学校的电工、水工还是修剪花草、印发卷子、水电维修的勤杂工。 上午7点,他在修剪花草,8点修理水管,9点安装电线开关,10点多为班级分发作业本……一天下来,他走过的路至少有50里。2014年秋季开学后的一天,细雨濛濛,阵阵秋风把学校的电线吹得不断摇晃,就在晚上下晚自习时,在校园里检查线路的焦尧彬突然发现,教学楼上一侧的电线由于风吹,粘连在一起,引起线路连电,不断往下面掉火苗。危险!焦尧彬立即疏散周围的师生,然后拉闸断电,控制住了火情。第二天一大早,焦尧彬就请来村里的电工,和电工一起修理电线。就这样,从早上八点开始,他配合电工,上上下下跑了不知道多少趟,一直修到下午四点钟才修理好,晚上回到家之后,焦尧彬累得腿都抬不起来。
默默奉献无怨无悔随着时间的增加,焦尧彬也更加认识到:后勤工作虽不直接参与教学, 但所做的一切琐碎、繁杂的工作都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因此他树立了“为教学一线服务,甘作后勤服务的无名英雄”的思想,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热情耐心服务,尽心尽力地做好学校各项杂务工作。 平时工作中,焦尧彬还主动完成领导随时交办的各种临时性工作。无论是节假日,还是星期天,只要学校领导、老师有什么要求,焦尧彬总是第一时间赶到,及时完成各项任务。他总是说:“我住的离学校近,跑跑腿不费劲。”“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焦尧彬从事教育工作至今已有41个春秋。41年来,他扎根告成,默默耕耘;脚踏实地,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团结合作;以校为家,以教为荣;爱生如子,以爱润生,尤其是他退休后,仍然发挥余热,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的一切。(吴迪/文 王晓慧/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