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登封,人们自然就联想到嵩山,联想到少林寺,联想到中岳庙与观星台。如果对于传统文化有兴趣的话,还应该看看它的现存三阙。
所谓现存三阙,即太室阙、少室阙和启母阙。笔者也是十年前因考察河南古建之便,由当地文物部门带往参观的。“中岳汉三阙”,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一太室阙,在中岳庙前半里。是汉代太室山庙前的神道阙。有东西两座,相距近7米,高各4米。阙成砖砌,上部用巨石雕成四阿顶,南面以篆书刻“中岳太室阳城”6大字,另有汉隶和篆、隶参半的两段铭文,记录吕常等人建阙的因由,是研究我国书法演变的重要实物。

少室阙在少室山下邢家铺村,是汉代少室山庙前的神道阙,依稀可辨当时参与建设者的姓名,如薛政、夏效、冯宝等等。阙身有雕刻160多幅,为当时社会风俗的写照,举凡驯象、马戏、猎鹿、斗鸡、蹴鞠都有。那幅马戏图最为形象、生动;而蹴鞠图画面清晰,文献价值最高,说明我国早在汉代已有足球运动。时下我国重视足球运动的“登高”,少室阙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利用。

嵩山南麓万岁峰下田野中的启母阙,是我们一行人留连最久的地方。它与少室阙同年(东汉延光二年,即公元123年)所建。其附近有巨石,周长40余米,高10米,据《淮南子》所载,此石即启母石,庙因此石而建。阙上有小篆铭文,字体遒劲俊逸,论者以为是汉代书法精品,向来为金石学家所重。它记叙的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事迹。下半部还有东汉中郎将堂溪典的《请雨铭》,隶书,大部剥落。阙身同样有着许多风俗石画,其内容有宴饮、斗鸡以及大禹化熊、郭巨埋儿等,作为典型的汉画风格代表作,一直以来为从事汉画研究的专家所重,是我国雕刻艺术的珍品之一。

接近两千年,经历了无数场风雨,三阙能够如此完好地把汉代的民情风俗、书法艺术呈现于我们面前,这固然是所谓“难能可贵”了。因此伫立阙前,对于传统文化具有认知观念和兴趣者,无不恭敬瞻仰,接受一番庄严的洗礼,而后才是阅读。
这样的文化行旅,有点朝圣的感受。(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