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是冠心病、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心肌梗塞病人中50%是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病人76%的人有高血压病史。高血压患者要学会生活调养和早期治疗,以控制病情的发展。高血脂是高血压中常常并发的一种疾病。在美国的一项高血压患者中的调查发现,40%的高血压患者血清总胆固醇水平>6.2mmol/L,而血清总胆固醇水平>6.2 mmol/L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46%的患者有高血压。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升高,对高血压患者的冠心病危险起协同增加作用。而降低血压和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可以减少冠心病的危险。所以高血压患者仅仅关心自己的血压数值高不高是不够的,因为血压数值超标只是高血压的一种表现,和高血压症状伴生的就是“坏胆固醇”偏高。
胆固醇分为高密度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而高密度脂蛋白可将胆固醇运送到肝脏进行分解,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心血管有保护作用,通常称之为“好胆固醇”;而低密度胆固醇偏高,冠心病的危险性就会增加,通常称之为“坏胆固醇”。有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容易发生的冠心病、中风就是由高血压和坏胆固醇共同“犯罪”而导致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会沉积在动脉壁上,形成粥样的斑块,这种粥样的斑块就是危险的“定时炸弹”。其中不稳定的斑块随时会破裂、脱落,引发中风和心梗;而即便是稳定的斑块也会导致冠心病的发生,让患者处于高度危险之中。
高血压患者要知道自己的胆固醇水平是否正常,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做血脂检测,通过化验结果进行判断。不过,看血脂化验单相当有学问。很多高血压病人在拿到化验单时,最关心的就是单子上有没有箭头,以为有箭头就意味着自己的坏胆固醇水平超过了“参考值范围”,找医生寻求帮助,如果看不到箭头,就会放下心来,认为自己逃过了中风和心梗的威胁。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血脂化验单上参考值范围是根据健康成人标准显示的。对高血压患者来说,他们的“正常值”要控制得比血压正常者严格一些。因此对健康人而言算是正常,但对高血压患者来说要求应该更高些更严些。因为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壁在长期“高压力”的作用下会有破损,血液里的“坏胆固醇”会趁机集聚在破损的地方,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导致冠心病、中风的发生。
我国2016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规定,高血压患者的胆固醇控制比健康人要求更严:单纯高血压患者低密度胆固醇目标值应小于130mg/dl(3.4mmol/l),高血压患者若还伴有其他危险因素(抽烟、肥胖、有家族史等),目标值应小于100mg/dl(2.6mmol/l)。所以,高血压患者在关注血压数值时也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胆固醇水平,每3-6个月就应该去医院检测自己的胆固醇。
高血压病人一旦发现自己的低密度胆固醇升高,就应该“双管齐下”:一手降血压,一手降胆固醇。近年来的研究显示,低密度胆固醇低一点,对高血压患者健康而言就好一点。控制血压的同时降低低密度胆固醇,与单纯控制血压相比,可以把中风和冠心病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