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从战国时代开始,端午节至今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身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就有了端午龙舟竞渡、吃粽子的风俗。
赛龙舟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咱们北方大部分会划旱龙舟或者舞龙船。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也把插艾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见,古人插艾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戴香包颇有讲究。老年人为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桃子、苹果、娃娃抱公鸡等形状的,象征万事如意、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青年人,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在古时候,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准备精心制作的香包,赶在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此,端午节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今天端午节,你和家人团聚了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