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招人才,上智慧登封招聘网

肿瘤防治宣传周

十六医院肿瘤科 · 2017-4-18 18:47:06 · 1993 次点击
【我能 我们能 战胜癌症!】2017年肿瘤防治宣传周报道
2017-04-18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肿瘤
2017年肿瘤防治宣传周启动会启动会一览

4月13日下午,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联合人民网共同主办的“我能 我们能 抗击癌症——2017年肿瘤防治宣传周启动会”在人民日报社人民网演播厅举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王明荣、党委副书记付凤环、胸外科主任高树庚、结直肠外科主任王锡山、肝胆外科主任吴健雄、内科副主任王洁出席活动。

全国癌症防控体系建设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王明荣
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改委等16个部委联合发布了《中国癌症防控三年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是于2015年9月通过组织癌症防控的各领域专家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的。王明荣副院长指出:
《行动计划》中最关键的部分即为“六个目标”,加强我国癌症防控能力建设,建立由国家各部委和省地上下联动的协调机制,建立全国综合的癌症防治网络;在癌症预防方面,要向全社会宣传防癌抗癌的健康知识,尽可能控制可控的危险因素;在早诊早治方面,要进一步扩大覆盖面,优化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技术,实现在重点地区重点癌种的早诊率达到50%。“这说明党和国家对癌症防控高度重视,也说明了癌症防控是综合防控,需要各方面协力。只要全国各个方面相关领域能齐心协力,我们一定能遏制癌症上升的势头。”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王锡山
王锡山主任认为:
癌症管控应从以下三个层面加强。一是国家层面,从战略上应该关口前移,癌症的预防大于治疗,首先要让全民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二是社会层面,包括媒体、医院在内的社会各阶层应齐心协力,让癌症的防、诊、治水平达到一个科学、规范、合理的高度;三是个人层面,每个人都应意识到、认识到肿瘤给个人、家庭以及社会带来的危害,并予以重视。

肿瘤的多学科综合治疗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高树庚
目前,肿瘤治疗强调多学科综合治疗。高树庚主任表示:
无论是在早期诊断还是治疗层面上,都要依靠多学科的联合作用。通过早期筛查,结合影像学、分子生物学诊断等,及早发现,从而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当然,某些早期肿瘤由于病情复杂,在治疗上与中晚期肿瘤一样需要多学科综合干预,包括常规的外科治疗、放疗、化疗,以及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甚至基因治疗等。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吴健雄
吴健雄主任特别强调:
肿瘤治疗不仅要“我能”,还要“我们能”。吴主任以其团队近年来在中央型肝癌的研究工作为例,进一步指出多学科综合治疗癌症的重要性,不光依靠西医技术的多学科综合,而且通过西医与中医的优势互补,实现了在肝癌领域的研究突破。

肿瘤新技术、新理念的应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王洁
在内科治疗方面,王洁主任指出:
一些新的技术和治疗理念的出现,提高了肿瘤内科医生的“幸福指数”,其中包括分子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延长了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并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己经成为肿瘤不可或缺的治疗方式。而免疫治疗尽管目前还不尽完美,但其确为一部分患者带来了治愈的可能性。

在外科治疗方面,王锡山主任认为:
外科新技术主要体现在“微创”上。无论是腔镜手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等手术器械的革新,还是各种术式的进展,无一不是围绕着“微创”二字。王锡山主任强调,不管技术如何发展,如何利用好新技术为合适的患者服务才是最重要的。

其他
适度的人文关怀  在本次启动会上,与会嘉宾还分享了临床实践中的真实案例,指出人文关怀对于肿瘤患者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医生要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肿瘤,传递信心;另一方面,对于需要“医疗保护”的患者,也应尊重家属和患者意见。
健康的生活方式  谈到健康生活方式,王明荣副院长指出要规避肿瘤相关的危险因素——感染;高树庚主任提出应保持良好心态,豁达、乐观地生活;王锡山主任则强调平衡膳食,预防吃出来的病。

2017年肿瘤防治宣传周系列活动现场精彩瞬间
由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国癌症基金会共同举办的“2017年肿瘤防治宣传周系列活动”于4月15日正式启动。此次活动的主题为:我能 我们能 战胜癌症!旨在帮助癌症患者树立信心,与医院、社会各界携手努力战胜病魔。

  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举办了百名专家现场义诊、中国癌症防控对话、患者关爱快闪活动、健康大讲堂、防癌健康查体、科普宣传、康复交流、专业咨询等系列活动。5000余人来到现场,成为这项连续举办十九年的肿瘤防治公益活动的参与者。
【百名专家现场义诊 肿瘤防治答疑解惑】


  15日早上9点不到,门诊楼前便人头攒动,患者自觉排成队列。很多患者甚至是从外地赶来问诊于心仪已久的专家。义诊现场,由各科主任亲自率队、正副主任医师组成的百名专家团队,为患者和家属进行现场咨询。专家们认真听取咨询者的病史,细致分析检查结果,为患者提供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建议,还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义诊专家组成头颈肿瘤组、肺癌组、食管癌组、纵隔肿瘤组、肝胆肿瘤组、胰腺癌组、胃癌组、结直肠癌组、乳腺癌组、泌尿与男性生殖系统肿瘤组、妇科肿瘤组、脑肿瘤组、骨与软组织肿瘤及黑色素瘤组、淋巴瘤组、肿瘤姑息治疗组、止痛组、中医组、心理组、营养组等专业组。现场近3000人次进行了专业咨询。

【人文快闪 关爱患者】
  早上8:30,随着著名钢琴演奏家刘诗昆老师一曲悠扬的《茉莉花》响起,在阳光明媚的医院门诊大厅上演了一场关爱肿瘤患者的人文快闪。



  头颈外科医生的乐器合奏琴声悠扬,癌症康复者的踢踏舞风采依旧,综合科医生护士的《我的小宝贝》热情洋溢,星光大道人气选手张文娟、崔杰、郭保成一曲《祝你平安》为全场送上祝福,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康辉、著名表演艺术家杨立新、全国劳模李素丽同抗癌明星们手拉手从人群中走出,把此次快闪推向高潮,活动在《爱的奉献》的歌声中,在鲜花拥抱的感人场面中结束。


  一场快闪是医院关爱患者的一个缩影,在肿瘤医院患者服务中心,每天都上演着感人的故事,生命因为有了爱的坚持变得更加强韧,生命在爱的坚守中不断创造奇迹。


【健康大讲堂  科普饕餮宴】
  中医治疗肿瘤,应该怎么看?怎么办、肺癌治疗的“三生三世”、肿瘤患者康复的“三要素”、PICC的居家护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健康大讲堂,为肿瘤患者、家属以及癌症关注者准备了一份科普的饕餮盛宴。

  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院办联合中医科、胸外科、营养室、护理部、头颈外科、乳腺外科、胰胃外科、肝胆外科、泌尿外科等9个科室,在院内开展健康大讲堂9场,参与人数1000余人次。全部场次与媒体合作进行录制,在网上进行现场直播、并通过官方微信播放录像,预计受益人群可达5万人次以上。


【早发现早治疗 防癌体检筛查】

  防癌体检与健康体检的侧重点不同。防癌体检由肿瘤专科医生完成,检查项目是针对肿瘤发病的特点,其目的不仅是为了早期发现癌症,做到早诊早治,也是针对癌症的危险因素和癌前病变进行检测,预防癌症的发生。社会公众对防癌体检的关注度日益上升,本次活动约有600人参加防癌健康体检。

【多种媒体互动  宣传防癌科普】

  宣传周期间,我院借助电视、广播、网络、新媒体、报纸等多种媒体举办了不同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我院与中央电视台新闻、《健康之路》、《中华医药》、《职场健康》、《生活圈》,北京电视台新闻、《养生堂》、《生命缘》、《我是大医生》、《健康北京》、《生活面对面》、《生活这一刻》,央广健康《京城名医》、《青年医生说》,辽宁电视台《健康一身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乡村保健站》,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知识开讲》、《读书俱乐部》等栏目共合作录制多期防癌科普节目。

  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社、北京晚报、健康报、搜狐健康、健康界等30余家媒体参与系列报道。

【专业咨询答疑惑 志愿服务助患者 】

  患者服务中心专业咨询区,来自北京抗癌乐园的20名癌症康复者进行了康复历程交流,这些志愿者已经连续19年参加活动,他们战胜病魔的勇气和积极乐观的精神,感染着每一个人;7名护士长、4名心理咨询师、5名药师、2名营养师分别进行了专业咨询,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北京市控烟协会、中日友好医院、朝阳区卫生监督所等单位的10名控烟咨询师进行了戒烟咨询。北京抗癌乐园的抗癌明星们还为我们带来了“抗癌健身法”。现场共有400余人次进行咨询,共计发放19种《癌友关怀指南》1000余册。


  志愿者服务的身影活跃在专家咨询区、健康大讲堂、控烟宣传等区域,他们中有52名医护人员志愿者,还有来自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协和护理学院、首都铁路卫生学校的学生们和中国卫生影像杂志、紫金宾馆的志愿者,共57人。志愿者的互助互爱彰显了我奉献、我快乐的志愿精神,共同为营造和谐医院贡献力量。

来源: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微信公众号
个人签名:
天地人
3 条回复  
中岳嵩山497 小学一年级 2017-4-18 19:04:53
普及防癌抗癌知识,惠及百姓大众!
ct室 小学三年级 2017-4-19 08:39:08
学习
ct室 小学三年级 2017-4-19 08:39:12
了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