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万物生, 不少老年人,也聚到小公园锻炼身体。
没事逛逛小公园, 总能听到一句, “哎,老李、老张...... 你这身体,可真硬朗, 看着倍儿精神~~”
但是,身体这五个部位,可硬不得~~
1、血管硬 动脉粥样硬化,就是由于胆固醇及其他脂类物质累积在动脉管壁上,引起血管狭窄,导致的血流不畅。
血流不畅,后果很严重,可能会引起脑卒中、心肌梗死、下肢缺血。
易患人群
男性 肥胖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 饮食不健康的人 常处于寒冷、潮湿环境中的人
血管硬,牢记四步
管住嘴
每天的膳食中最好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适当多吃低胆固醇、低脂肪的食物。
避免大鱼大肉。尽量少油,能植物油就别动物油,能清蒸的就别红烧和油炸。
避开烟
一天两包烟,血管易“中毒”。美国科学家研究表明,每天吸烟20支以上,冠心病风险会增加2~3倍。
防慢病
没有症状或不加控制的高血压,是引发诸多血管病的导火索;
高血糖不仅累及微血管,还会导致大血管病变。
迈开腿
适量的有氧运动利于排放血管垃圾。
2、肝硬化
肝硬化是肝脏逐渐发生变形,质地变硬,而肝细胞也逐渐坏死,最终肝脏失去功能的过程。
肝硬化的发病高峰年龄在35~48岁。
易患人群
长期酗酒者。 肝炎病毒感染者。 长期服药和接触化学毒物者。 血吸虫等寄生虫感染者。 先天梅毒性肝硬化。 慢性胆汁淤积患者。 代谢紊乱人群。 肝脏淤血者。
肝硬化:戒烟戒酒,多运动
禁酒戒烟 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肝细胞损害,发生脂肪变性、坏死、纤维化,并发展到肝硬化。
注意休息 按时休息。我们躺卧休息时,充足的血量进入肝脏,可增强肝细胞功能。
饮食要注意 食物应易消化、有营养,且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
避免坏情绪 坏情绪会伤肝,要学会自我调节。
定期体检 定期到医院做肝功能、甲胎蛋白、超声等检查。 3、脖子僵硬 当我们低头玩电子设备时,颈部肌肉就要承受25公斤以上的重量。
因此,极易出现脖子僵硬、疼痛,头晕等症状。时间久了,就会造成颈椎病。
脖子僵硬:姿势摆正、多活动
避免长时间低头 日常 工作时,可以将桌面制成斜面,或抬高写字台,或用书本垫高2厘米,以免工作时颈椎过度前屈。
颈部多活动 最好每工作1小时站起来活动或做保健操。
睡姿要正确 正确的睡觉姿势也很重要,最好采取侧卧或仰卧的姿势。
枕头不宜过高,枕长应宽出肩10到16厘米。
坐姿要端正 保持正常坐姿,双肩后展,脊柱正直。
抬头远望 避免过长时间伏案或低头,多抬头远望。
颈部活动,勿过猛 不要猛抬重物,回头时要柔缓。
4、 腰背僵硬 伏案办公、打扫卫生、久坐不动等,都会给腰部增加负担。
时间久了可能会导致腰肌劳损甚至腰间盘突出,严重时还可能出现神经压迫,诱发身体其他部位不适。
腰背僵硬:少坐、勤锻炼
腰背肌肉要多锻炼 倒走、瑜珈、慢跑等都可以锻炼到腰部肌肉。
常扭腰、睡前在床上做燕子飞运动。
平时多做扩胸运动 ,以及向后仰腰、向上牵拉等运动。
久坐姿势要注意 久坐的人坐时要使背部紧靠椅背,以使腰部肌肉得到放松和休息,时而向后伸腰也是预防腰疼的好方法。
床垫厚度、硬度要适中
5、关节僵硬 关节是骨骼之间的连接点,一旦关节出了问题,人的行动力就会受限。
关节不好的患者,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骨骼肌系统等会造成一定影响。
关节僵硬:少运动、多注意、避误伤
关节有“五怕” 怕老、怕胖、怕伤、怕勤、怕冷!
怕老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软骨营养缺乏,骨骼中的无机物增多,骨骼弹力与韧性减低,易导致关节软骨和骨退行性病变。
怕胖 体重增加,下肢关节承重的压力也会增加。
怕伤 在运动、出行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急性外伤,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治疗,以免留下后遗症。
怕勤 关节用得太狠,容易导致机械磨损,破坏软骨。
怕冷 关节受凉会引起疼痛,易导致关节僵硬。
保护关节,更要注意细节。
避:重物 避免背、扛重物。
避:运动量大 随着年龄在增长,应以游泳、骑 车和散步为主,减少大运动量的运动方式。
避:体重过胖 过胖,会对关节造成压力和磨损,因此注意控制体重。
避:关节受伤 运动之前先热身,运动量由小逐渐加大,切忌开始就参加重负荷的运动。
大量运动后及时放松。
老年人行走时要避免跌倒。
关节疼痛是关节给人体发出的警报,表示应该引起重视,应及时诊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