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绳子,这声音现在听起来离我们惭惭远去了。小时候,家里就有打绳子的工具,爷爷和父亲都是打绳子的高手。 打绳子,就是将黄麻或布条等材料做成坯绳,然后再将几股坯绳放置在自制的工具上,慢慢拧成一条绳,但随着社会发展以及机械化的普及,手工打绳子已经逐步被人们遗忘。 手工打绳子首先用架车把黄麻或布条纺成坯子,纺坯子是个细致活,千万不能焦躁,否则纺出的坯子绳不结实,也就做不好绳子。接下来就是将坯子绳制作成更粗更长的绳子,即挂在打绳子工具的三个角上,然后不停地转动中间的三个轮轴,三段绳子便被拧在了一块,需要至少三个人完成整个操作过程。 这些年来,随着现代化打绳机大量涌入,加之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手工制作绳业也在萎缩。另外,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继承这项手工,使得手工打绳逐渐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偶然的机会陪同贾老师来到嵩山深处的农家,正好老宋大哥在打绳子,甚是难得,于是将打绳子这项老手艺拍下以下几张照片。虽然打绳子逐渐被社会运用逐年减少,但毕竟是从老一辈那里传下来的精髓。希望有兴趣的年轻人来学习这项老手艺,使其发扬和传承下去。(智慧登封全民记者基层文化员)
![寻找几近消失的农村传统手工艺——打绳3457 作者:基层文化员 帖子ID:222557 寻找几近消失的农村传统手工艺——打绳3457 作者:基层文化员 帖子ID:2225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