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俗称“抓疙瘩”,是由于皮肤、粘膜的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限局性水肿性反应。
荨麻疹的病因比较复杂,尤其是慢性荨麻疹更是不容易找到原因。除与各种致敏原有关外,与个人的敏感性素质及遗传等因素也有密切的关系。常见的诱因有:
1.食物及食物添加剂 主要是动物蛋白性食物,如鱼、虾、肉、蛋等;植物性食物,如茄子、竹笋、菠菜、苹果及李子等蔬菜和水果。加入食物中的颜料、调味品、防腐剂等也能引起发病。
2.药物 许多药物常常可以引起荨麻疹,以青霉素最常见。此外 ,血清、疫苗、磺胺等也较常见。
3.吸入物 比如花粉、动物皮屑、羽毛、灰尘、甲醛、某些气体及真菌等均可引起发病。
4.感染 各种感染因素均可引起本病。①细菌感染:如急性扁桃体炎、胆囊炎等;②病毒感染:如病毒性肝炎等;③寄生虫:如蛔虫等;④真菌感染。
5.昆虫叮咬 如虱子、跳蚤叮咬皮肤及黄蜂、蜜蜂、毛虫的毒刺刺入皮肤等也可引起荨麻疹。
6.物理及化学因素 如冷、热、日光和机械性刺激、摩擦和某些化学物质的刺激等同样可以引起荨麻疹。
7.精神因素及内分泌改变 如精神紧张、感情波动等;月经紊乱、绝经、妊娠等也会引起。
8.内脏疾病 如红斑狼疮、淋巴瘤及某些肿瘤、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也能引起荨麻疹。
9.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荨麻疹病史的会遗传给孩子们。
急性荨麻疹常常突然发病,刚开始感觉皮肤瘙痒,很快出现大小不等的、形态不一的、鲜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抓疙瘩)。可以散在分布,也可融合成片,风团可局限也可泛发全身,数分钟或数小时后消退,不留痕迹;但新风团又可陆续出现,此起彼落。消化道受累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呼吸道受累可发生喉头水肿,出现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甚至窒息。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需立即抢救,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慢性荨麻疹全身症状一般较轻,风团时多时少,反复发生,常达2个月以上或数月、数年之久。部分患者发作有一定规律性,如有的病人早晨起床发病或有的人临睡前发作或加重,有的则无一定规律。
特殊类型荨麻疹有皮肤划痕症、血管性水肿、压迫性荨麻疹、寒冷性荨麻疹、日光性荨麻疹、接触性荨麻疹等。
荨麻疹的治疗主要是找出病因,去除发病原因,尽量减少各种诱发因素,选择适当的药物使疾病得到控制或治愈。我们可以根据患者个人情况查找过敏原,临床上可以做变应原检查或斑贴试验。
本病患者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呢?
1.避免食用富含高蛋白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鱼、虾、蟹等;
2.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生蒜、酒等;
3.避免搔抓刺激、热水烫洗等;
4.避免服用曾经过敏的药物;
5.保持个人及居住环境卫生;
6.注意保暖及锻炼身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