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科医生与疾病诊断
一个人不舒服了去医院看病,都要经历两个过程:诊断与治疗,先诊断后治疗,所谓的对病下药。而疾病诊断可分为:
临床初步诊断 医生通过问诊查体等办法综合分析得出的初步诊断,这个诊断的总体符合率在60%左右;
实验室诊断 通过针对性检查血液、小便等体液或排泄物得出的结果分析,结合初步诊断总体诊断符合率在70%左右;
影像学诊断 通过X线、超声、核磁共振等办法可获得病灶间接影像分析得到的诊断,综合以上诊断方法,总体诊断符合率在80%左右;
病理诊断 对活体组织、细胞进行显微形态观察或借助其他辅助检测方法分析得出的诊断,综合以上方法总体诊断符合率在99.9%。
病理科医生直接从组织、细胞、分子水平认识疾病的本质,所以才具有如此高的诊断符合率,病理诊断也是一门经验科学,疾病本身的变化错综复杂,它需要病理大夫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和积累丰富的诊断经验,才能达到合格的99.9%的含金量。
如此病理诊断就是疾病的最终诊断,是疾病诊断的“终审法官”,而病理诊断最终是否正确要跟病人的长期随访情况作对照。
病理医生与临床医生
临床大医生直接面对患者,把患者病情的第一手资料和采集到的患者的检查材料交给病理大夫,病理医生最终会发出一份患者病情的病理诊断书,内容包含了以上五个方面的问题答案。临床医生依据这些内容就可以决定并实施对患者的治疗方案了。也会依据病理诊断的内容对患者的病情作出解释,而病理医生一般不会直接向患者解释病情。所以病理大夫是临床医生的坚强后盾,是维护患者生命健康的幕后英雄。
病理医生与患者
病理医生做出一份病理诊断报告不一定需要看到患者,有时因明确诊断会出于对病情资料的疑惑或补充也需要直接询问患者,或者向患者交代病情的特殊性。当然疑难病例或者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也会直接面对病理医生申请会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