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登封曾经有一支很牛的篮球队!怎么个牛法呢?当咱们登封还叫做登封县的时候,这支篮球队就打败了登封县周围14个县城的篮球队。
(登封县首届篮球体训班结业留念1970.01.)
如今,篮球队教练张玉纯已经81岁了,就连他曾经带过的队员们都已经六七十岁了......
上午9:50,我们来到磴槽艺校,孩子们正在做课间操,其中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动作十分流畅,很难想象他就是今年已经81岁了。
他就是的张玉纯老师,当了46年体育老师,张老师说,他辈子教过的学生已经数不清了,最令他骄傲的事就是他年轻时候带过的一支篮球队!
张玉纯:以前,咱从来没有战胜过巩县,就我带的这一届把常年篮球比赛第一的巩县打败了!这当然是我的骄傲,也是他们的骄傲。
(队员)刘来玉:当时在开封地区14个县,巩县历年都是冠军。打败巩县篮球队,这是我们老师学生和我们市委领导多年的心愿,算是实现了,我们到现在心里还是非常骄傲。
70年代县里大力发展全民运动,因为张老师是正规体育大学毕业的学生,所以县委领导就把组建篮球队的任务交给了他。但40年前还是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谁会想着去打篮球呢?谁适合打篮球?这可把张老师难住了。为了找到适合打篮球的人员,张老师可是历尽了千辛万苦。
张玉纯:当时我和梁老师走遍了全县的14个乡,当时是14个公社,选拔24个运动员,女的12个,男的12个。
篮球队员找到之后,张老师立刻对他们开始了紧急训练。当时张老师的要求非常高!这可把从没接触过篮球的女队队长刘朝凤给累坏了。直到现在,40年过去了,当时训练的艰辛,她仍然是历历在目。
刘朝凤:非常苦,那时候没有吃的,运动量又特别大,再冷的天,冬天4点多点就起床了,跑步跑到少林寺、中岳庙。
篮球队队员:再回首,感动依旧!
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队员们没有退缩,没有抱怨。在经历了张老师大半年的魔鬼式训练后,终于打败了当时的第一名巩县,为咱们登封争了光。队员们都说,他们收获的不光是耀眼的成绩,还有张老师无微不至的照顾,每个人的心里都是满满的感动!
(队员)陈永和:他待我就像是待自己孩子,吃饭的时候,他会掰块馍给你,当时的生活条件也很差,他是怕你吃不饱。
(队员)李振中:老师对我也非常爱护,也非常严厉,可以说在我身上的耐心比别人多十分。
虽然篮球队当年的辉煌已被岁月掩盖,所有的篮球队员也都早已青春不再。但他们还是会时不时的一起来张老师这里看望,说说现在的生活,说说这个篮球队带给他们人生的改变。
刘朝凤:通过张老师把我们领到体育专业道路上,而且都走向了自己的工作岗位。
刘来玉:篮球队结束以后 我首先是得到县委的安排,安排了正式的工作 ,从生活各发面都得到了保证。
81岁张玉纯:一辈子只做一件事!
其实,张老师在20年前就退休了,可是当别人说,哪里的学校缺少体育老师时,他总是立刻挺身而出。
现在他住在学校一间简单的职工宿舍里,在这间不大的宿舍里,地上是他刚刚上山摘得野菜,还有两大包捡的塑料瓶子,桌子上放着用了快20年的老电视。就是这样,张老师依旧做着自己热爱的体育事业。
对于张老师现在这个年纪还教体育,他的老三儿子也很支持。他说,这是父亲热爱了一辈子的事情,就让他做吧。在父亲的影响下,儿子张明实也非常喜欢运动。
老三儿子张明实说,因为父亲是体育老师,他和家里其他的3个兄弟的童年都是在运动中度过的。每天早上五六点被父亲喊起来之后,开始练练功,踢踢腿,打打拳。所以现在他的身体也是特别棒!
现在,看着父亲每天带领着孩子们做操锻炼,上体育课时给孩子们讲解打篮球的要领,能坚持自己的热爱,过着这样的简单的晚年生活,张老师的儿子们也很高兴。
张玉纯:每天课间操的时间,我跟着孩子们做两遍,跟孩子们一块打球,跑步,做操,感觉越活越年轻!
张老师最后说,对于体育教学他没有想那么多,做着做着就做了一辈子。有一句话叫,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人是值得尊重的!张老师身上的这种精神不但值得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去学习,更希望所有的老年人都能像张老师一样,给自己找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这样不但有益于身体的健康,而且能让自己越来越年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