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八艳”,即明末清初南京秦淮河上的八个南曲名妓,故又称“金陵八艳”。计有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
她们八人之所以联名,因为有这样几个共同点:
美艳逼人,声名远播;
多才多艺,能诗会画;
忠于爱情,坚贞不屈;
气节不俗,胜于须眉。
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艳”,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她们虽存活于青楼,色艺超群,却能书善画,虽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社会最底层妇女,却能在国家存亡的危难时刻表现出高昂的民族节气。
她们中,就文学、书画才华及影响力而言,柳如是当推为“秦淮八艳”之首,尤其是书法水平,绝对是一位奇女子。
风 骨 嶒 峻 柳 如 是
柳如是,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
潘恭寿 画《柳如是肖像》局部
肤似凝脂眉似柳,诗书礼乐冠江南。
一朝夺得青溪魁,轻姿漫步秦淮岸。
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改名为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
柳如是书法
1641年,柳如是与60岁的东林领袖、“文章宗伯”钱谦益结为秦晋之好(当时钱已六旬)。钱谦益为其盖绛云楼,内藏金石文字、历代书画珍品数万卷。柳如是利用这一极佳条件,博览群书,考异订讹,“写青山,临墨妙”。
清兵入关,势如破竹,眼看就要打到南京城了。柳如是力劝钱谦益以身殉国,钱也同意了,大张旗鼓地对外声明后,率家人故旧载酒常熟尚湖,声言欲效法屈原,投水自尽。
可是从日上三竿一直磨蹭到夕阳西下,钱谦益探手摸了摸湖水,说:“水太凉了,怎么办呢?”不肯投湖。反倒是柳如是奋身跳入水中,不惜一死,被人救起。
柳如是《楷书》
柳如是《香远益清》
![明明是青楼花魁弱女子,却令多少须眉男儿汗颜!2980 作者:我走路带风 帖子ID:173091 明明是青楼花魁弱女子,却令多少须眉男儿汗颜!2980 作者:我走路带风 帖子ID:173091]() 柳如是《早春园戏》
柳如是《烟雨山村》
1664年钱氏去世后,乡里族人聚众欲夺其房产,柳氏为了保护钱家产业,竟用缕帛结项自尽。恶棍们虽被吓走,一代才女却这样结束了一生。柳氏死后葬于虞山佛水山庄。
柳如是《月堤烟柳图》局部
柳如是貌美如花,且无论在琴、棋、书、画、诗词等方面,都堪称一绝。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陈寅恪和著名作家郁达夫都对其赞誉有加。清代大学者翁同龢评柳如是书法:“铁腕拓银钩,奇气满纸。”
翁同龢是清朝同光年间的书法重镇,又是满清重臣,对一个沦落风尘的弱女子的书法竟有如此高的评价,实属意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