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练习抬头的必要性
脊柱是人体的主梁,上呈头部,下接骨盆,从侧面看这根主梁是呈S形的,具有一定的生理性弯曲,具有了这些生理性弯曲,孩子在做走跑跳等动作的时候,更具有弹性,更具有保护性。但是这些弯曲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随着婴儿动作的发展逐步形成的。一般当孩子3个月能抬头的时候,就形成了第一个弯曲- 颈曲。6~7个月能独坐的时候,形成了胸曲;1岁左右能跑能走的时候,就形成了第三个弯曲—腰曲。这些弯曲还未固定,仰卧时还可能消失。因此,对于初生婴儿来说,应该尽量多让宝宝趴着玩儿,让颈曲得以发育成型。
二、学抬头的注意事项
1、前期准备
宝宝在吃完奶之后的半个小时内,不能进行抬头练习,以防止宝宝吐奶。最好是选在宝宝吃完奶半个小时候之后,并且宝宝精神状态也很好的时候进行练习。
2、练习的过程
首先让宝宝平躺在床上,之后将宝宝的双手重叠放于胸前。这个时候需要父母,左手放于宝宝的后背,右手放于宝宝双手重叠处,最后父母双手用力(注意不要用力过猛,力度需要适当。)翻转宝宝,使宝宝俯卧在床上。然后调整宝宝双手,将两臂弯曲放在胸前,手心向下,支撑着身体。这个时候父母可以用一个色彩明亮、鲜艳带有声音的玩具,会发出声响的玩具,如摇铃,铃鼓,塑料响声玩具等,让玩具发出响声,使得宝宝努力抬头寻找声音,这样宝宝不仅能抬起头部,而且下颌也能短时间离开床面,双肩也随着抬了起来。这样可以强化颈部和背部的肌肉,锻炼颈部和背部肌力,扩大视觉范围。其实不管是用什么道具,目的就是让宝宝从各个角度把头抬起来,除了趴在床上逗他,还可以在抱着他时从上方制造声音逗他。
3、必要的放松和鼓励
新生儿每次训练的时间不需要太长,最开始的时候1分钟左右就好。如果宝宝心情好,没有吵闹时间可以久一点,不过一般最开始训练抬头的时候,宝宝基本上都只能保持10多秒到30秒的样子。不过每一天可以多进行几次宝宝的抬头训练,在练习抬头的时候如果宝宝不想运动时就应该立即停止。不要让宝宝过度的哭闹,父母应该立刻把宝宝抱起来。不要以为小宝宝看不懂父母的爱,其实他非常敏感,家长的爱抚和语言上的鼓励他都能感觉到。如果父母能够经常爱抚和夸奖宝宝,宝宝从小就能建立起自信心和稳定的情感。
4、备注
新生儿的抬头练习一般在床上或者婴儿垫上进行,不建议使用竖抱抬头训练,这个时候宝宝的脊椎非常的柔软,竖抱练习容易对宝宝的脊椎造成伤害。宝宝的抬头练习不是一蹴而成的,都是需要慢慢的练习的。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非常的有耐心,每天对宝宝进行抬头的练习。
婴儿4个月时仍不能抬头的,应该立即去找保健医生。让医生对宝宝进行身体检查,因为运动功能的发育与中枢神经系统成熟的程度密切相关,同时,骨骼、肌肉的成熟程度也是运动功能发育的重要因素。如果宝宝的中枢神经系统有异常,或末梢神经、肌肉、韧带、皮下组织有异常,就会影响运动功能的发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