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癌症筛查新能手
2016-09-14 MRI Microvip
癌症现状
癌症已经成为中国人第二位的死因,中国每年超过 160 万人诊断为癌症,120 万人因癌症而死亡。每个人一辈子有 1/5 的可能性患癌,因此,很多健康体检会设置癌症筛查,就是为了能发现一些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
癌症筛查分类
一种是普通人群的筛查,这种筛查可以形容为「机枪扫射」,适合某年龄段的所有人群;另一种是对高风险的人群的筛查,这种筛查则可以形容为「狙击枪点射」,先找那些很容易患癌(高风险)的人,再重点筛查他们。
磁共振检查癌症的效能
磁共振往往是检查癌症的重要手段,如脑癌、肝癌、胰腺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及骨癌等实质性软组织器官的癌症一般都能被磁共振检查发现。
我科室拥有目前国际上技术最先进、最成熟的新型1.5T磁共振机!该机性能优越:采用全景成像矩阵技术,可全身一次成像,无需进行病人重新摆位,无需更换一个线圈;1.5T全身超导磁体,超短设计,最大限度减少了患者幽闭恐怖症、配备抗外干扰屏蔽,磁场均匀;梯度场强高,可薄层扫描;切换率快,利于活动器官快速成像;采用最新无缝连接单元相控阵线圈,配有多个射频接收通道,图像清晰、逼真;使用无线触发电生理监测系统;采用世界最顶级静音技术,噪音小、安全舒适;液氦零消耗;除去头颈部检查,所有部位均可采取足先入检查模式;新操作界面,工作流程自动化、平稳而高效。配备多种功能软件,使检查更完善!为早期癌症磁共振筛查提供良好硬件支撑!
磁共振癌症早期筛查的应用
经过多年临床试验,磁共振对癌症早期筛查及预防、治疗后评估都起到决定性关键应用。在脑部、上腹部、中、下腹部、盆腔、关节、脊髓、髓 内、外癌症性病变及骨癌病变都起到前所未有的好评,脑部肿瘤、癌症可以早期了解病变大小、范围及周围情况。乳腺癌早期不仅仅是钼靶,磁共振早期对乳腺癌起到决定性,对小病变通过增强剂弥散了解病变恶性程度及分期,肝癌早期、肝硬化,磁共振对早期筛查示特定性的,通过弥散可以早期知道肝硬化、肝癌前期病变,对肝癌每期评估、治疗及疗效有很大提高,胆管癌早期了解胆管内梗阻及浸润范围,能够和结石言行分辨出,早期达到早预防、早治疗,对胰腺及十二指肠壶腹癌病人能够清晰知道肝胰壶腹部周围情况及范围。对盆腔子宫内膜癌及宫颈癌病人早期了解内膜层、肌层及浆膜层浸润范围,受累情况,周围有否转移性病变。磁共振对前列腺癌及直肠癌早期也有很大帮助,早期了解前列腺及直肠病变大小、范围,弥散可以了解良恶性程度,对骨癌早期可以有效地观察病变骨质浸润、缺血、坏死程度,周围肌肉及筋膜浸润范围,以上诸多癌症病变离不开磁共振早期筛查的结果,磁共振早期比CT及超声检查都有很大的凸显,特别是磁共振类PET成像技术广泛应用,对癌症早期筛查起到关键、决定性应用,它可以对良、恶性病变早期及邻近范围起到很好的观察及判断。
类PET成像实际上是磁共振的全身弥散加权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是通过一种特殊设计的序列,加强对于水的弥散敏感;从而在图像上形成对比。类PET成像能够检测到细胞级的病变,采用的是全身大范围扫描,并加以3D后处理重建,获得全身肿瘤筛查、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肿瘤TNM分期及疗效随诊等诊断信息。全身弥散技术把肌肉、脂肪、肝脏等组织背景信号抑制掉,突出了病变的显示,大大提高了病变组织尤其是恶性肿瘤及转移灶的检出率。
类PET图像可以与磁共振的常规T1、T2像结合,形成融合图像,更易于病变的定位与诊断。已经有研究表明,类PET成像与PET-CT比较,对恶性肿瘤的诊断能力无显著差异。类PET成像对于全身转移灶筛查、淋巴结转移筛查、肿块的良恶性鉴别、发现明确恶性肿瘤指征寻找原发灶、术后放化疗后的效应观察、恶性血液肿瘤的病情监控、健康体检等更具实用价值,是当今最完美、最高档次、最放心的全身健康查体方案。
|
|